◎本报记者
曲美慧
进入冬季,慢性咽炎成为困扰不少患者的多发病。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慢性咽炎的常见症状是咽部有异物感、发痒、灼热感、干燥或微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常粘附于咽后壁,常喜清嗓,甚者引起刺激性咳嗽,早晨较明显,容易产生恶心。当然,上述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
徐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泳介绍,穴位贴敷对于治疗咽炎有较好疗效,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患者来医院敷贴。今年冬季穴位贴敷将从12月22日开始,由于人数较多,患者可以到耳鼻喉科提前预约。
慢性咽炎的原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2、各种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鼻涕后流,经常刺激咽部;或受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牙病的影响。3、烟酒过度,或受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常食辛辣刺激性食物。4、职业因素及体质因素也可引起该病。5、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贫血、便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返流性胃炎、食道炎等,另外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失调以及免疫功能紊乱都可继发本病。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为虚火喉痹,通常由于久病不愈、反复为患,或用药不当、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过食辛辣、痰热内蕴等而致脏腑内伤、阴阳失调所致。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而细菌致病却较少,所以很多患者用了许多抗生素而慢性咽炎的症状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慢性咽炎的治疗
咽炎患者可进行病因治疗,即消除各种致病因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戒除烟酒,预防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积极治疗各种鼻病及相关疾病,改善工作环境等,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中医中药治疗也有较好疗效。发作期患者可根据局部检查情况针对性辩证治疗,同时配合局部雾化;缓解期患者可通过中药穴位贴敷,内外合治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利咽、减少复发等功效。
穴位贴敷治疗的特色
穴位贴敷疗法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是指将特制的药粉用某种液体调和成糊状,贴敷于身体的某些穴位,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药物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而不同的穴位因所属经脉不同、联系脏腑不同而起着引导药物归向的重要作用,使药力直达病处。
相比其他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能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此外,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而且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徐主任介绍,天突穴是治疗咽喉炎的主穴,隶属任脉。这个穴位居位正中且高,靠近咽喉,此处给药,可使药力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
慢性咽炎的预防
冬季到来,人们应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坚持晨起冷水洗脸,睡前热水烫脚,注意背部保暖,如此可减少咽炎的发作。
此外,咽炎患者需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发物和羊肉等热性食物,尽量少食甜食、含片等,坚持每天早上刷牙后用淡盐水漱口,过敏性咽炎患者应尽量远离可能诱发本病的过敏源,平时可根据不同的病症用清咽Ⅰ号、Ⅱ号袋泡剂或相关的中药泡水喝。
采用穴位敷贴疗法的患者,最好坚持一年两个疗程,冬天三九、夏天三伏,一般坚持2~3年,内外合治,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利咽、减少复发等功效。
徐主任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用拇指、中指按揉下面穴位可以起到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每日三次,每次一分钟:天突—颈部胸骨上窝中央;合谷—手背拇指、食指歧骨间;翳风—耳部耳垂后凹陷中。
耳鼻喉科穴位贴敷治疗范围
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小儿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徐主任建议,由于治疗的穴位和药物因病而异,请患者前来贴治时讲明所患的疾病,以便更好地对症治疗。
■专家名片
徐泳
耳鼻喉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徐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耳鼻喉科主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被评为“徐州市拔尖人才”,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各种中耳炎、耳鸣耳聋等。所研制的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控制各类鼻炎的复发,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声频共振治疗耳鸣耳聋,使众多患者摆脱病痛,对复发性口疮、扁平苔癣等疑难病症及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先后研制多种剂型中成药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其中清咽系列袋泡剂为省内首创。先后主持完成的6项科研课题,分获省、市中医药科技进步奖。有20余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三、四全天;专科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全天;
门诊联系电话:83902084。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