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城画派的身影将不断涌现”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朱静

“我是徐州人,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作为一名徐州籍画家,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11月26日,“彭城画派”徐州籍在京青年画家邓圣来徐采风创作,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几笔浓墨可窥一物

“我的画以人物、花鸟为主,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给了我许多启发。”11月12日至16日,邓圣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共展出37幅国画作品,包括《竹林七贤》、《草原雄风》、《牧笛悠悠》等人物画和花鸟画,受到了业界的好评。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姜在忠在画展开幕礼上称赞邓圣为“全面发展的画家”,“邓圣画作,在传统的同时又不忘创新,且画作题材多样,师承刘大为,却不失个性”。

在行走中作画,以笔将内心对于自然美景的映像全部铺陈于宣纸之上。邓圣说,他寻求的是一种舒适美好的生活。“平和、淡然、中庸是我绘画的主题。”因此,邓圣交替使用大写意、小写意的创作手法,以中国最传统的国画笔墨,绘出花鸟虫鱼、竹林七贤。“中国画传情达意,几笔浓墨,可窥一物。”邓圣向记者介绍说。

梦想插上翅膀

邓圣的作品《牧笛悠悠》引人遐想,只见画面当中,几条垂柳,牛背上横坐的牧童,悠闲地手拿着牧笛。“故乡给予了我很多,而当时的故乡就是如此”。

邓圣说,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10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徐州博物馆看李可染作品展览时的情景。“那时的我,站在李可染大师那郁黑浓重的画作面前,竟然被震慑得浑身发抖。但这也使我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敬畏和向往。这深刻的记忆一直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邓圣说,这种意识一直积存在他的心头,激励着他去工作和学习,直到2000年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正式开始学习中国画,才使他积聚在胸中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彭城画派会越走越扎实

“不管我走到哪里,我汲取艺术养分的根须都深深扎根于养育了我的故土。我的血脉里和作品中一直奔涌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这样豪放的汁液,楚风汉韵始终长存我心中。徐州南秀北雄的地理气候形成的这方水土,已从笔墨语言风貌扩展到我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人格。”邓圣说,作为“彭城画派”的在京画家,他一直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和文化大繁荣感到骄傲。

邓圣说,“彭城画派”画家在汲取传统精髓的时候,注重雄浑的东西,这和徐州的浓厚文化底蕴有着必然的关联。“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本土基因,使徐州人大气豪迈;不南不北、倚东面西的地理位置,又使徐州涵养了兼收并蓄的秉性。从特点上说,徐州画家的作品中风格既呈现出北方的博大、粗犷、豪放,又表现出南方的清秀、婉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时代风貌。从美术形式上看,无论是写意的国画,还是细腻的工笔画或者是水彩、油画、版画、水粉等各个方面,在徐州都有非常出色的艺术家。我相信,‘彭城画派’在艺术的道路上将会越走越扎实,在全国或全世界的舞台上都会不断涌现‘彭城画派’画家的身影。”

■人物名片

邓圣1976年生于徐州。2000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200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人物画工作室,2012年就读于由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倡导创办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弘文书苑〕首届书法文化研究班。2002年至2004年任《空军军事学术》杂志编辑、记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画家、中国新安画院画师等。出版有《邓圣中国画作品集》、《当代实力派画家—邓圣卷》、《当代中国画鉴赏—邓圣》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