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朱静 图/本报记者 聂伟华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责编:胡明慧
美编:王良杰
校对:曾杨
□本版热线:(0516)85696795
□投稿信箱:xzrbwtfkb@163.com
更多悦读请点击中国徐州网http://www.cnxz.com.cn
弘扬文化精髓,感悟中国智慧,7月14日下午,人民舞台内座无虚席,由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徐州报业营销策划公司、徐州市徐商研究会承办,江苏国信地产冠名的“舞动汉风·感悟中国智慧”——2012国学大师于丹文化讲座在此举行。讲座上,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以广博的知识、超群的口才、深厚的古典修养、独特的个性视角,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对国学的热情。
徐州应主打养生文化牌
于丹是朴素的,也是谦和的,已多次来徐,尤其对云龙湖印象深刻的她,讲座的“开篇语”便尽述对徐州文化的独特好感:“与其说是我与大家分享中国文化的心得,不如说是每一次,我在徐州这块大地上,真真切切张开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感知中国文化对身心的涤荡。”
“四五年前,在云龙湖上,我看着这一片山水,感受着她的遗风时,似乎看到了当年的金戈铁马。我觉得,当年的大汉英豪打下的不仅仅是一片江山,留下的不仅是大汉盛世的业绩和传奇,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每一种生活和生活方式,在今天都起着重要作用。”于丹说,这些生活方式当中包括养生,如今的人生活得越来越疲惫,养生也成为了全民关注的话题。
“提及养生长寿,很多人会想起‘寿比彭祖’这个词,由此可见,寿文化、养生文化与徐州有着很高的关联度,而且中国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也与徐州有着密切的渊源。在当世,也许追求成功、追求富裕对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遥远的梦想,但如果说,想过一种实实在在,特别幸福的生活,则成为了‘奢侈品’。徐州这个地方有长寿的鼻祖彭祖,有大汉的创始人刘邦,有佛家、道家赖生之源的文化源头,这些悠远的文化如果在某种意义上加以整合,实则是导人寻找幸福生活的智慧。虽然现代化的生活使一切皆陷于匆忙之中,但我相信,文化传承之路不会因为走得太远而让人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于丹说。
于丹表示,徐州这座城市,真想在中国打响一张不可替代的文化牌,应该首选养生文化。“因为中国人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但是毛病也越来越多了,毛病源自于什么,其实源自于我们的很多误区,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淡泊平和,如何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我们今天谁不渴望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渴望大鹏鸟的逍遥游,彭祖文化、养生文化,其实是诠释徐州文化精神、文化特色的一张很好的牌。”于丹表示,儒家、道家、佛家,中国文化的几大源头都与徐州相关,大汉民族也与这个骄傲的地方相联,“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徐州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
。
于丹表示,自古而今,徐州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成就了徐州这个不朽的名字,徐州也成就了不朽的中国文化。“当我们都能跟自己说,我的生命就握在我的手中,那我们就有理由以中国文化的名义祝福徐州未来更好。”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中华传统文化精妙绝伦,先贤思想如不能教化天下,则流于孤芳自赏;传统经典如不能为今日所传习,则实为世人的巨大损失。现场,于丹将生动的哲理故事与深刻的个人感悟相结合,使得古典文化中饱含着的朴素真理,穿越时空将今人的心灵唤醒,推动现时代人格的完善、社会的和谐。
于丹说,在不到两万字的《论语》里,重中之重就是“仁爱”的“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
于丹表示,“恭”,就是恭敬。孔子说:“恭则不侮”。恭敬就不会遭受侮辱。你想自己的生命有尊严,那你就要做到对他人的尊敬。对别人越真诚,越发自内心坦率地尊敬,你自己越有尊严。
“宽”,就是宽容。孔子说:“宽则得众”。宽容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先宽,而后才容。没事时先把自己的人格气象养宽阔些,事来时自然便装得下了。
“信”,就是诚信。孔子说:“信则人任焉”。就是说,诚信就会得别人的任用。一个人要是做到忠诚守信,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就会比较顺,就有人给你晋升的机会。中国人看重“信”,所谓一诺千金。
“‘敏’,就是勤敏。孔子说:‘敏则有功’。勤敏就会办事效率高、贡献大。这种勤敏取决于生命乐观的态度、积极的方针和大智慧。有时,努力了,勤勉了,忠诚了,守信了,但并不一定会事事成功。但我们的生活总归还有明天。我们所谓的结果,不过是一生流光中一个阶段性现象。你想改变它吗?那就不要轻言结果。”
“惠”,就是恩惠。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谁有恩惠之心,谁就足以调动和使用别人的积极性。什么叫恩惠之心?小恩小惠,那是算计;大恩惠,才发自内心。思想,是心的田地;感恩,因心而起。什么是真正的惠,惠是发自内心的,你真心对别人,别人会感受得到,这样才能调动、使用别人。
于丹说,“仁爱”在中国说了好几千年,“恭、宽、信、敏、惠”,用今天的尺度来看,“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是教人做人的修养;“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是教人做事的方法;“惠则足以使人”,是教人为官的态度。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做官,一个“仁”字全包含了。
“徐州现在主打文化品牌,我希望大汉雄风在今天的时代可以和这座城市的每个人相关联。这是一次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也是每个人自己内心完成一种信任的过程。在今天,我们太容易怀疑别人,我们相信的东西越来越少,但其实相信是一种力量。当你抱有信任的时候,你才能去建立正面的价值。”于丹表示。
中国智慧是城市文化的集结
汉文化是古城徐州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塑造工程,通过充分挖掘和整理丰厚的汉文化资源、精心包装打造展示汉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向社会广泛宣传、推介汉文化的持久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市民对于汉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求知欲。
于丹的讲座恰恰满足了市民的此种文化需求。讲座现场,于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彩纷呈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从儒、释、道三家不同的角度解读中国智慧,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今天人们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种种缺失和困惑时所应持有的一份淡定和从容,从而有利于更完美地践行和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我市学者表示,广大市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需求,尤其在物质虽然丰饶充沛而精神却相对贫乏迷惑的当下,人们更加渴求文化雨露对心田的滋润。于丹言谈中的人文之光,是从《论语》中借来的。这些基本问题,古圣先贤经过思索,早已做出了自己的解答。这些解答虽不是可以照搬的现成答案,但却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参照和一些建议。此次于丹来徐开讲,尽述大汉文化遗韵,促使汉文化进一步成为最能代表徐州形象的城市名片,形成“汉风”与“吴韵”比翼齐飞的新格局,促进徐州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而每座城市将文化集结,体现出的则是中国智慧的深远博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