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航 通讯员 黄越
■核心提示
过去一年,市政协按照“高度一致,全力支持,履行职责,树立形象”的工作原则,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的生动实践,助推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开创徐州“两个率先”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案》,提出科学编制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加快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步伐,提前做好铜山区和高铁商务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等14条建议,为有关部门深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区划调整后铜山区能否尽快融入主城区、实现更大发展深受社会关注。常委会议发动委员深入调研,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做大做强产业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等建议。所提建议在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铜山区跨越发展的意见》中得到充分采纳和体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市政协的履职重点。针对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复垦,市政协专题视察潘安湖湿地生态区,提出扩大复垦规模,实行有效复垦置换,复垦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建议,相关部门将部分建议采纳落实到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工程中。市政协还积极关注宕口修复对绿化及风景旅游的影响,跟踪视察修复情况,积极出谋划策。《人民政协报》从“委员建言坑洼山体覆绿难题”角度,对我市政协履职成效进行了报道。
A
服务全市大局
助推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市政协坚持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抓住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促进经济转型、打造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等全市重大工作部署,组织广大委员在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献计出力,取得显著成效。
在为促进经济转型建言献策方面,市政协组织委员,围绕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深入调研,召开会议专题协商。常委会议建议,高标准营造政策、园区、金融、人居、人文等五大环境,着力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突出专业园区定位,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做优做强城市功能,为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京沪高铁开通对我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主席会议重点督办相关提案并充分协商,建议在抢抓高铁机遇同时,认真研判高铁开通对我市交通、旅游、服务业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推动我市高铁经济全方位发展。《人民政协报》以“政协助力徐州高铁经济发展腾飞”为题专门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市政协还围绕加快引进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推动农民信息化致富等积极建言,努力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是推动我市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协围绕新城区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淮海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中心镇建设、户部山“商旅文”特色街区发展等重要内容出主意、解难题,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城中村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常委会将其列为重要议政课题,充分调研协商,形成
B
坚持履职为民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去年以来,市政协围绕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计民生,就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住房、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提案170余件。
在关注民生实事工程方面,市政协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提升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小区停车位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主动建言,促进了为民办实事工程的较好落实。针对我市城郊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低保覆盖面较窄等问题,民盟市委通过大会发言的形式,建议重点做好城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就业安置机制和再就业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市政府及时研究解决,初步形成工作方案和具体实施意见,并在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落实就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对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保障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的提案,市政府认真办理,分解细化了保障房建设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
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市政协将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列为政协常委会议协商重点,组织委员和专家学者,认真调研论证,深入协商讨论,从调整完善现有医保基金政策、建立合理的门诊与住院分流机制、科学监管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服务行为等方面提出16条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一些建议被吸纳。市政协还密切关注社会化养老、学前教育发展、慈善事业、社区医疗管理、为困难家庭提供健康体检等方面工作,组织委员多渠道提出建议,促进了全市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市政协结合群众关心的平安徐州建设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健全虚拟社会防控网络、统筹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等专项建议,并在省政协常委会议上作了“完善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典型发言。民间借贷市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监管,导致多种民间集资活动时有发生,影响了金融秩序稳定和群众财产安全。市政协主席会议对此问题重点督办协商,建议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推动综合整治常态化、严格准入标准和日常监管、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市政府在吸纳政协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民间非法集资活动实行打防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C
广泛联系各界
加强团结联谊工作
去年以来,市政协坚持把多党合作的要求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听取和反映市各党派团体的意见建议,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共事的氛围,通过安排大会发言、邀请参加调研视察、重点办理党派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各党派团体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一年来,市各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提出提案7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99条,向全会提交大会发言15篇。其中关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强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水污染治理等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依托“五侨”联动工作机制,市政协加强与涉侨部门协调配合,重视与港澳台侨人士的联系,专题视察在徐台资、侨资企业发展情况,积极反映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在徐台资、侨资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我市对台招商引资作出积极贡献。市政协还主动配合省政协在我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解决苏北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调研和重点提案督办活动,组织驻徐省政协委员视察高铁站区和亿吨大港建设,为推进“三重一大”出谋划策,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的政协工作格局。
D
强化履职基础
提升政协工作水平
去年以来,为充分发挥专委会、界别和委员作用,市政协通过召开专委会工作座谈会,建立专委会向常委会汇报工作等制度,进一步推动专委会工作深化提高。一年来,市政协各专委会进一步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对口联系,高质量做好调研视察、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全年共组织各种界别活动44次,全年市政协委员共参加各类履职活动1700余人次。
为继续深化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市政协召开提案工作座谈会,修订提案工作条例,进一步推动提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积极探索重点提案办理新方法,形成了市长签批、副市长领办,主席会议、专委会和界别分别督办的工作机制,切实强化了重点提案的办理实效。全年收到提案495件,经审查立案的479件已全部办复;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644条,转办400余条,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去年,市政协通过安排机关同志参加党委和政协系统培训班,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开展“三治三提”教育整顿,深化“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水平”学习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政协委员等整体素质和履职水平。一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专题调研6次,专题视察20余次,形成建议案5件,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开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局面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