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呼声很高但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个人住宅信息系统终于要在2012年一锤定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日前表示,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今年6月底前将与住建部联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这40个重点城市楼市销量、资金流向、房屋空置率等等相关因素,都将纳入住建部的实时监控范围内,为房地产调控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持。
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对楼市有哪些益处,会给调控带来哪些变革,又将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业内人士认为,它的意义绝不仅仅体现在系统本身,其背后更多的是弱化行政手段对调控的修正意义,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的调控政策在不断的完善。
■解读“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香榭丽花园项目经理陈杰介绍说,此前只有银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房屋权属信息在各城市间并不联网,只采用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说,在一个城市里只能反映或查询个人在这里的房屋权属情况,并不能查询权属人在异地拥有房产的情况。而利用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这个联网数据库输入某位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就能看到他在这40个城市里共拥有几套住房,包括房屋数量、位置、面积及售价等信息。这样一来,信息共享多了,极大地规避了调控的漏洞。系统运行后,首先能达到的是“以人找房”,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便于全方位社会管理包括住房信息在内的完整系统。
日前,“40大重点城市”的名单也已经浮出水面,除拉萨和港澳台外,包括北京在内的直辖市及全部省会或首府城市,以及深圳、大连、宁波、厦门、温州、青岛、北海、三亚10个房地产热点城市,西部地区城市相对较少。江苏范围内,南京、苏州、无锡三座城市列入其中。
■调控更精准
异地炒房受限制
陈杰解释说,目前各城市的住房信息没有联网,因此就会出现在一个城市有房,但在其他城市再购房时,仍然显示是无房户,仍然可以使用首套房的优惠贷款以及税收政策,这也给一些炒房人有机可乘。全国多个城市实行的限购政策,在界定家庭住房套数时,界定的都是购房家庭所在城市的住房套数,而外地是否拥有房产基本属于“没法核查”状态。全国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将会带动楼市信息快速传播,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统一监控。监管部门可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商品房规划建设、市场供应及销售成交等数据,实施有效的监控、统计,以便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调控政策。比如,可制定根据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情况来制定税收、信贷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较低的家庭,可以免税或者少收契税、房产税,加大信贷优惠;反之则可以执行阶梯性税收标准,提高信贷门槛。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2011年的调控固然对投资投机力量产生了巨大作用,但对合理的异地购房需求也产生了伤害。如今城市人口流动已成为常态,大量异地人口的进入产生了大量住房需求,但限购政策使合理的异地购房需求受到了遏制。因此,完善的住房信息系统建成后,就可以适当放松异地人口购买当地住房的限制,既可以保证非户籍人员的购房权,又可以防止投资投机力量异地购房、炒高房价。
润金城营销经理訾建华认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也是在为房产税落地做准备。房产税计税的核心就是家庭的住房套数和面积,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是全面征收房产税的前提。去年上海和重庆推出房产税试点,出发点是为了遏制投资投机力量,但实际结果演变成指向于单个城市中改善型住房的拥有者,这并非房产税推出的调控目的,很大原因在于因各大城市之间信息未曾实现联通而导致的征收对象的偏差。
毋庸置疑,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将继续坚持的2012年,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的举措向市场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是:未来的调控需要做的是将调控精准化,用市场手段来调控市场。
■对徐州楼市成交影响不大
有人担心,40城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之后能够逼出大量存量房,市场供应将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局面,部分多套房持有者将被逼抛盘,不得不降价销售以迅速出手。
訾建华则认为,目前国家政策调控楼市,一、二线城市受影响严重,而徐州相对影响较小,相对稳定,并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不会对徐州房地产价格和成交有太大影响。总的来说,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和调控。住房信息全国联网主要是限制外来人群的购买,现在即便加入全国联网对整个总的基数也没太大的影响,因为目前外地人在徐州购房比重太小。在执行住房信息联网的城市里可能对购房者按揭贷款会有一定影响,银行本身有征信系统可以查出来,如果是按购房套数来查的话,可能会对改善性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但波及面不会太大。联网本身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它为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和炒房行为奠定了技术基础,关键是联网后的国家政策是怎么明确的。
■“技术”和“政策”双管齐下
据介绍,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启动了40个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并以全国信息互联互通为主要目标。多数城市在系统技术建设上,都预留了公安、民政、税收、土地、证券等数据端口。目前,住建部已初步完成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且启动了部分重点城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联网工作。各省区市及其他城市也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争取2013年实现全市、全省联网。
陈杰说,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录入、联网并不困难。但实际操作起来,数据采集难、部门信息共享难、相关机构和人手不足,是制约住房信息系统推进的几个难点。在此之前,我国基本没有普查个人住房情况,加之房屋登记系统不健全,现在建立信息系统不仅要翻阅大量房屋登记和交易资料,还要派大量人员挨家挨户登记住房信息。而且每个城市的标准、平台都没有统一,实现联网还有较大的难度有待破解,不排除一些开发商以及拥有多套房屋者都会想方设法进行阻挠。另外,如何使用、管理系统里的信息,也是门学问,各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情况,管理起来相当复杂。从法律层面上讲,由于住房信息涉及大量个人隐私,必须制定一套明确的使用管理规则。在相关规则出台前,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和使用应该慎之又慎。联网以后应该还有一个在全国抑制炒房行为的统一执行文件才行,这样才能起到真正抑制炒房的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