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党委新年寄语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春华秋实之间,我们走过了浓墨重彩、成果斐然的2011年,迈进了充满机遇、充满希望的2012年。值此岁序更迭、万象更新之际,市公安局党委向常年战斗在公安保卫一线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保安队员和治保干部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百舸争流,疾行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2011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以构建和谐稳定示范区为动力,以做好建党九十周年安保工作为主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徐州,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以忠诚奉献守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
我们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大调解工作力度,集中整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妥善处置了一批群体性事件,圆满完成了建党90周年安保任务。市公安局被评为“2006年-2010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我们把打击犯罪、整治乱点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职责,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围绕群众痛恨、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先后开展了打黑除恶、命案侦破、“清网行动”、“亮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行动、社会治安“春季攻势”暨涉车犯罪专项治理、“清剿火患”战役等专项行动,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混乱的重点地区,保持了社会治安的持续平稳。命案破案率达到98.6%,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清网行动”在册逃犯追回率达到92.41%,整体绩效位居全省第一;打黑除恶战果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
我们把夯实根基、严密防控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环节,扎实推进道路监控“320”、“技防城”、“技防入户”和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健全完善大巡防、跨区域警务协作、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建设农村“十分钟平安圈”,构建了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大巡防”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奖”,省公安厅在我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警务合作工作会议推广徐州做法。
我们把服务群众、管理社会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目标,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治安、消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服务领域创造了新经验。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单独设立了观音机场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打破了只在省会城市设立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的格局;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省级区域性灭火救援应急中心,为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消防保障;建立了专门的观音机场分局、高铁站派出所和大龙湖派出所,推出了治安、车管、出入境和消防“四大网上服务窗口”,为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我们把从严治警、从优待警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保证,全面加强公安机关党的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开展了“在警营建功、为党旗添彩”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执法暨实战大培训、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活动,落实了警员职务套改等从优待警措施,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沙场百战袍未解,征途万里再启程。展望2012年,重任在肩,时不我待。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做好明年的公安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公安机关将按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总目标,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三访三评”活动,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徐州,最大限度提升社会和谐度、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率。
慧心参浩瀚,壮志写乾坤。新的机遇和挑战,催人奋进;新的目标和征途,催人奋发。让全市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以维护稳定的新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