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邳州市委书记 冯其谱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美好蓝图。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在徐州党代会上提出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全省和徐州市“两个率先”作出应有贡献。
■小康走下纸面,让人民更满意
目前,邳州市省定25项小康指标达标22项,其余3项达到序时进度。2012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项指标将全部达标。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和徐州市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对邳州而言,要抓住机遇,跨越发展,迎头赶超。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人民富裕的全面小康。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现代农业和帮扶“五大富民增收渠道”,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15%以上,不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全力改善民生,建设人民幸福的全面小康。加快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不断优化环境,建设人民安居的全面小康。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坚持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加快建设“法治邳州”、“平安邳州”,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让老百姓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
■转型升级,让收入“倍增”、“翻番”
邳州今后几年的发展思路,就是以“三重一大”为龙头,以“跨越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转型升级、创新创优”为主线,实施“四大计划”,推进“四个转型”,强化“一个保证”。
“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倍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销售收入“五年翻两番”,确保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十强、全国百强县前五十位”。
“四大计划、四个转型”,即深入实施产业培育壮大、城镇统筹发展、高效农业提升扩面、和谐邳州建设“四大计划”,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社会事业与管理“四个转型”,努力开创邳州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富民强市新局面。强化“一个保证”,着力实施素质提升、选人用人、人才强市、强基固本、勤廉创建、作风锤炼“六大党建工程”,大力弘扬昂扬向上、坚韧挺拔、心无旁骛、精诚团结的“水杉精神”,为实施“四大计划”、推进“四个转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创新社会管理,关注群众热点难点
2011年以来,我们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深入开展了以“抓党风抓政风、树正气树形象”为主题的“两抓两树”活动,通过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市四套班子领导同志带头开展“三带三民”驻点调研活动,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手拉手”活动,选派优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镇村,开展“三带三民三查”活动,查村级账务公开、查“三资四化”管理、查惠民政策落实,集中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开展“争当老百姓信得过的农村干部”主题活动,落实支部决策权、村民会议决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四权”,实施村级“四有一责”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整合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区各单位、驻区社团组织“六方资源”,构建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创新实施网络问政、网络理政、网络考政,切实用好管好网络媒体。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等六项机制。越级上访、集访明显减少,“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的氛围初步形成。
邳州将在省、市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稳中求进,不断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力加快“全面达小康、开启新征程”步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