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五省通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全国政治、经济、人文、地理、交通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一个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呼之欲出。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显山露水”、“精品园林”、“还绿于民”、“蓝天碧水”四项工程,已从昔日一个典型的老旧工业城市,发展成山水相依、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而“十二五”的恢宏规划,预示着无限的潜力和机会,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也蓬勃成长。
十年历程,十年发展。回顾过去,项重点工程功不可抹。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改变了城市面貌及我们的居住环境的重点工程项目。
2002年60项
其中市政建设(14项):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年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泉山区9.5万平方米、鼓楼区25万平方米、云龙区15.5万平方米。当年全部建成。
市民广场建设(征地、规划设计等),占地600亩,年内完成征地、规划设计。
云龙风景区保护,建设小南湖荷花景观带、西湖生态岛、环湖绿化及滨湖公园绿化完善,全面完成。
“六路三场”绿化及公园建设,淮海路、中山路、轻工路、
小内环、环城路、二环路新栽补植行道树。彭城广场、人民广场、淮海广场绿化完善。九龙湖、沙河、子房山公园建设。绿化工程及沙河公园年底全面建成。九龙湖、子房山公园完成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建成部分景点。
点评:2002年,市政建设中,在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云龙湖风景区加大了建设力度,市区主要范围内,广场规划及建设征地开始做足准备,为日后的市容环境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14项
2003年全面完成城市畅通工程等14项市政重点建设工程。
其中,城市畅通工程是今年市政重点工程的重头戏之一,主要包括实施中山路南延、解放路北延、平山路、欣欣路、郭庄路等5条主干道的建设以及泉新路、吴庄路等10条主次干道,煤建西巷等43条小街巷的整治维修。
点评:2003年,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畅通工程等14项重点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使主次干道的交通变得通畅,而且使城市综合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004年80项
城建项目8项
新城区建设工程(一区),新区起步区内的道路、供电等设施建设,防洪排水体系及黄河故道生态河堤建设部分完工。
城市增绿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市区沿街建筑物,围墙整治改造,居民小区整治及城市亮化工程完成。
和平路东延工程,开工建设。
点评:在2004年的城建重点工程中,新城区基础工程位列前茅,也为日后的城建发展重心转移,拉开了帷幕。此外,和平路东延,开始开工建设。
2005年80项
2005年,我市实施以“一区两湖、两河三园、五路六片”为代表的五大类32项建设工程。具体为:
(一)新城区建设(一区);
(二)景区景点建设
1、开发云龙湖风景区、大龙湖景区(两湖)。
2、建设故黄河风光带、整治奎河(两河)。
3、建设三个综合性公园(三园):新建楚王陵公园、九龙湖公园及龟山汉墓二期工程。
(三)城市道路建设
1、建设五条城市道路(五路):整治城东大道,改造津浦东路,实施和平路东延、平山路北延工程,贯通西安北路与环城路。
2、整治城区36条道路:其中16条道路大修,20条道路更新人行道板、路灯、排水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市区环卫设施更新改造工程、九里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迎宾馆二期扩建工程及西气东输工程等。
(五)老城区整治改造工程
1、街巷及小区整治:对市管区管街巷、居民小区分三年全部整治一遍,2005年重点整治二环路以内区管街巷和小区。
2、老城区成片改造(六片):整治淮海广场及周边地区,改造彭城广场及交叉路口、云龙山东部地区、湖北路地块,建设鼓楼生态园、九里康乐园。
点评:2005年的市政工程重点,亦在环境改造及道路建设上,继续加大力度,同时,新城区的建设,亦然排在首位。
2006年48项
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安排
(一)新城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区)
实施大龙湖景区一期工程及新城区2号路、4号路等主次干道建设,拉开新城区建设框架,进一步完善起步区基础设施。
(二)景区景点建设
1、云龙湖景区建设(一湖):实施珠山文化旅游区、玉带河风光带、小南湖景区二期工程建设。
2、故黄河风光带建设(一河):实施故黄河风光带市区段、三环西路以西段整治改造,促进故黄河风光带提档升级。
3、城市亮化工程:对云龙湖、云龙山及城区主次干道两侧高层建筑实施亮化。
4、绿地公园建设(三园):续建龟山汉墓二期工程、建设九里生态公园、云龙山西侧绿地,实施淮海战役纪念馆改扩建工程。
(三)城市道路建设(六路)
续建和平路东延工程,新建荆马河南路,实施九里山路东延、和平路西延、郭庄路东延、纺织路南延工程。
(四)城市出入口及景点沿线综合整治
实施三环路沿线综合改造(一环)、城市出入口综合改造、五条景点线路沿线综合整治(五线)、建国东路及西安路综合整治、火车东站及淮海广场综合整治等工程。
点评:2006年继续围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总体目标,在加快新城区建设的同时,推动老城区做优做美、提档升级,组织实施以“一区一湖一环、两河三园四水、五线六路七片”为代表的九大类48项城建重点工程项目,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城市品位。
2007年60项
以“一区、一山、两湖、一圈”为重点,实施新城建设、山水亮丽、道路畅通、商贸繁荣、环境提升五大类60项城建重点工程。
新城建设工程:新城区建设按照“拉开框架、打造环境、完善功能、高效运营”的原则,建设规划馆、科技馆、档案馆(含地方文史馆)、行政服务中心等设施,整治迎宾路、四号路两侧环境。
点评:2007年城建重点工程以“一区(新城区)、一山(云龙山)、两湖(云龙湖、九里湖)、一圈(彭城广场中心商圈)”为重点,实施新城建设、山水亮丽、道路畅通、商贸繁荣、环境提升“五大工程”,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品位,增强竞争实力,精心打造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2008年100项
实施以“一区一圈”、“两湖两山”、“三房四河”、“五路六园”为重点的6大类100个项目。
新城建设工程:按照加快开发、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强化管理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行政办公区域及房地产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调整优化景观绿化,进一步提升新城区的形象和品位。重点实施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绿化景观、征地拆迁安置、行政办公区、房产开发、物流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8大类项目。
道路畅通工程:围绕拉开框架,完善路网目标,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景观路建设、示范路整治、环城路贯通、西安路贯通、天齐路南延、平山路北延、三环北路东延、庆丰路改造、南岗立交桥改扩建等19个项目。
商贸繁荣工程:打造中心商圈,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徐州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地位。重点实施中心商业圈中央国际广场、苏宁电器、大同街地块改造、彭城北路步行街建设、汉之源商业步行街、开发区东部商业圈等10个项目。
点评:2008年度城建重点工程计划以“一区一圈(新城区、中心商圈)、两湖两山(云龙湖、九里湖,云龙山、吕梁山)、三房四河(限价定销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故黄河、京杭运河、三八河、奎河)、五路六园(淮海路、和平东路、机场路、天齐路、西安路,燕子楼公园、奎山公园、九里山公园、秋实园、东坡运动广场等)”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城建设、山水亮丽、环境提升、文化发展、道路畅通、商贸繁荣等“六大工程”,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精心打造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2009年115项
新城建设工程:围绕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形象,重点实施基础配套设施、功能性项目、景观绿化工程、房地产开发、行政办公区建设、安置房建设等8大类项目。
交通枢纽中心项目:围绕巩固交通枢纽地位、加强城市组团联系,重点实施京沪高铁徐州段、徐济高速公路江苏段、京沪高铁新客站区、徐兰客运专线、丰沛铁路、徐州机场改扩建、亿吨大港、湖西航道改造、徐贾快速通道、珠江路快速通道等21个项目。
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围绕打造现代商贸中心、构建综合性物流中心、强化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重点实施苏宁商务广场、金鹰国际商城二期、彭城北路步行街、中央国际商务广场、乐宾百货商城、小南湖商业广场、开发区物流园以及滨湖公园、云龙公园、汉之源商业步行街等14个项目。
点评:2009年,按照“紧扣中心、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打造精品,集中开发、便民惠民,统筹平衡、合力推进”的原则,围绕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的战略部署,2009年安排的城建重点工程重点建设交通枢纽、商贸物流、旅游文化“三大中心”,实施新城建设、山水景观、环境改善、民生实事“四大工程”。
2010年149项
开发区工程:重点实施高新路、蟠桃佛教文化鲁尔大道、铁路专用线、高铁定销房、东部商圈(包括金龙湖小镇、月星商务广场、君廷湖畔五星级酒店等项目)等6大项工程。
新城区工程:重点实施九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工程学院二期、中心医院、中小学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和安置房建设、房地产开发、物流中心建设6大项工程。
道路畅通工程:重点实施徐贾快速通道、珠江路快速通道及淮海路、和平路(湖北路)贯通工程、西安路北延等36个项目。
住房保障工程: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及定销商品房建设等10个项目。
点评:在8大类城建重点工程中,道路畅通、景观绿化、住房保障、环境整治四大类工程共有96项,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徐州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巩固交通枢纽地位,改善民生。而开发区建设、新城区建设、公用设施、商贸文化四大类工程的实施,将助推我市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
2011年62大项
道路畅通工程:围绕巩固交通枢纽地位、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大道路建设及改造力度,加强城市组团联系,计划实施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新淮海西路、复兴北路改造、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支路网建设等工程。
景观绿化工程: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继续加大景区绿化、城市绿地、景观道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计划实施珠山景区景观绿化、云龙山敞园、科技广场、潘安湖湿地公园、道路绿化等工程。
住房保障工程:围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改善群众居住状况,加快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定销商品房建设力度,计划实施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定销商品房建设、第五期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二期等工程。
点评:2011年的重点工程,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重视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基础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原则,突出道路畅通、景观绿化、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高铁站区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五星级酒店建设、中心商圈建设、医院布局调整等八个重点,全面实施道路畅通、景观绿化、环境整治、住房保障、公共设施、商贸文化“六大工程”。
2012年计划安排243项
推动城市多中心多组团发展
道路畅通工程:根据区划调整后的城市发展需要,及时推进道路建设;围绕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加大道路建设和改造力度,计划实施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微山湖快速通道、新淮海西路、下淀立交桥扩容、路网贯通、道路拓宽改造等41项工程。
景观绿化工程: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精心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环境,计划实施珠山景区绿化、云龙山敞园改造、科技广场、植物园、潘安湖湿地公园、三环西路和三环北路绿化、街头绿地等42项工程。
环境整治工程:以道路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改善市容市貌;以示范村建设为龙头,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计划实施民主南路省级示范路建设、塔东路等道路综合整治、云龙湖北岸亮化、城区路灯改造、幸福家园创建、村庄环境整治等17项工程。
点评:今年的城建重点工程致力于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突出民生改善,坚持建管并重,努力提高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水平,着力推动城市多中心、多组团发展,促进区域性“八大中心”建设,为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原则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客观需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老城区结合城市空间梳理重点实施民生保障、文化事业、产业升级等工程,新城区围绕昆仑大道、汉源大道、环大龙湖三条轴线重点实施公共设施、商业配套、总部园区等工程,同步围绕滨湖城市建设,加大交通工程、生态景观建设力度,全面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化、布局组团化、功能多元化、设施现代化步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