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赋予“突破睢宁”新内涵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中共睢宁县委书记

王 军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在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体现了新一届省委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魄力和勇气。

着眼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赋予“突破睢宁”新内涵:目标任务就是全面达小康;具体路径就是紧紧抓住“三重一大”这个牛鼻子,以“六大计划”统揽睢宁整体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满意睢宁,跨入小康社会,冲刺全国百强”奋斗目标,以“三重一大”统揽“三化同步”,突出园区建设、镇域发展、产业培育三大重点,条线推进“六大计划”。

实施园区提振计划,实现新型工业化新突破。采取灵活方式,推进融入发展,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实施园区融入发展。桃岚化工园融入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宁江工业园和八里金属机电工业园融入发展,打好省级共建园区这张牌,借壳升级创建省级开发区。实施镇园融入发展。双沟镇和临空产业园融入发展,对接观音机场空港经济,创建成省级开发区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沙集镇和沙集电子商务工业园融入发展,创建省级特色园区;王集镇和王集食品加工工业园融入发展,打造省级食品工业园。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力度,争创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

实施镇域崛起计划,实现农业现代化新突破。以推动产业集聚、一镇一业为路径,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县1/3镇成为财政收入亿元镇,1/3镇进入全市各类镇域经济发展类型综合考核第一方阵,其余各镇全面跳出落后板块。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2015年初步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全面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升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实现镇域经济实力新突破、现代农业新突破、小城镇建设新突破、镇域管理机制新突破。

实施产业培育计划,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按照“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承接好转移产业、培育好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同台竞争好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招大引强、升级再造推动产业规模扩张,以延伸链条、精深加工推动附加值提升,以退城入园、搬迁改造推动布局优化,力争到2015年,形成以百亿企业为龙头、十亿级以上企业为支撑、亿元企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大力实施“商贸旺县”战略,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以上,努力实现产业规模新突破、产业结构新突破、产业层次新突破、科技创新新突破。

实施中等商贸城市建设计划,实现新型城市化新突破。以建设八里市场物流园、皮革皮具市场物流园、双沟临港物流园、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下邳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亿元,把睢宁县城打造成为50平方公里、40万人口的中等商贸城市。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快生态县创建和“五城同创”步伐,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档次。加快推进徐洪河、徐沙河航道升级和港口建设,实现“通江达海”。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发展局面。努力实现城市规模新突破、城市经济新突破、城市规划新突破、城市交通新突破、城乡统筹新突破。

实施发展环境提升计划,实现软环境建设新突破。以“三创三先”为指引,把新时期江苏精神融入到睢宁突破前进的行动中,凝炼出新时期突破创新、勇于探索的“睢宁精神”。以“三解三促”、“三查三处”、“三评三议”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机关干部队伍。积极完善民情工作平台建设,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重视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全县镇村(社区)广泛开展“舞动乡村”活动,依托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努力实现睢宁精神新突破、干部作风新突破、民风建设新突破、社会管理新突破、社会建设新突破。

实施民生改善计划,实现满意睢宁建设的新突破。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六年实现倍增,分别超过24000元、14000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医药卫生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等“六大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施健康放心工程、城乡居住环境改善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三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新突破、脱贫攻坚新突破、社会服务新突破。

坚持改革探索不懈怠,为“六大计划”推进做坚实保障。坚持以服务中心、促进发展、惠及百姓为根本目的,一切从睢宁实际出发,推进改革不自满、不懈怠、不折腾,用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维、务实的作风,巩固好、深化好、规范好、利用好睢宁改革经验。深化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内涵与外延,把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向基层党组织延伸,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睢宁改革创新新局面,为睢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报记者 李明 通讯员 王庆 洪星 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