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宜居到乐居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王巍巍

1月5日,徐州市经济工作会议隆重举行。会议提出,今年将加快实施“三重一大”,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构筑经济转型升级新优势;增进民生幸福,构建绿色宜居家园,推动宜居城市向乐居城市转变。

■2012年“三重一大”项目出台

在本次经济会议上,2012年徐州“三重一大”项目安排也同时出台。今年“三重一大”项目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城市实力跃升,包括房产、服务在内的多种行业受益。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今年我市共安排20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669.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92.9亿元,重点抓好城市轨道交通、三环东路高架、徐郑客运专线、亿吨大港、宿新高速、徐沛快速通道、环微山湖大道、湖西航道整治、徐州电网扩建等一批对徐州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

重大产业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共安排144项,总投资1733.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78.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7个,20亿元以上项目21个,重点抓好徐工全地面起重机、卡特彼勒大挖、中能多晶硅四期等六大千亿元产业项目,徐州云计算数据中心、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中心商圈、水上乐园、儿童乐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重大城建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共安排240项,总投资1355.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57.5亿元,重点抓好三环西路、北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棚户区改造二期、潘安湖湿地公园、奥体中心、民主南路省级示范路、回龙窝历史街区、高铁长途客运站和公交首末站等一批重大工程。

事关全局大事——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今年共编排4大类27项,重点抓好“八大中心”建设,提升徐州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迁建空军机场、建立完善失地农民保障机制等大事。

■全面拉开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

最近几年,我市相继实施的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徐州主城区快速扩张、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快步建设夯实了基础。大体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则加速了徐州各片区人气的集聚。随着新城区行政中心、规划馆、工程学院新校区等项目的建成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吉田商务广场、大龙湖水街等项目的顺利推进,金龙湖风景区的建成和月星环球商业中心、君廷五星级酒店等项目的落地,加快了东部商圈形成,而珠江路快速通道的通车和徐贾快速通道加快建设,铜山和贾汪融入主城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而2012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则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三环东路高架、韩山隧道、新淮海西路等项目建设均将上马。“五一”前,徐贾快速通道、徐州软件园、科技广场、珠山景区、云龙山敞园一期、植物园等项目争取竣工,力争今年年底前城市轻轨项目开工。

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将充分发挥徐州都市圈在淮海经济区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实力、彰显城市特色、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支持铜山加快融入主城区、支持贾汪与市区联动发展,推动老城区、新城区、高铁生态商务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互动并进,协调发展,全面拉开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

■从“宜居徐州”走向“乐居徐州”

会议指出,今年将重点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焦点,为居民服务。包括加快推进10个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创建便民早餐店40家;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加大公交优先发展力度;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和校车安全工程,创建80所省、市优质幼儿园,新建5家医院,推进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达标;加快规划建设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区,建设平价公墓,启动实施居民消费“一卡通”工程;以棚户区改造二期为重点,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40万平方米等。

记者注意到,生态屏障工程、绿化精品工程、蓝天碧水工程均成为“乐居徐州”的主题。今年徐州将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增长,进一步彰显山水相依、北雄南秀的城市特质。重点抓好“两路两河”工程建设,拓展滨湖城市建设新格局;确保今年完成2.2万亩荒山绿化任务,加大对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山体宕口的生态治理修复,高水平建设九里湖中德生态示范区和潘安湖湿地生态经济区,打造新的城市“绿肺”。

突出吕梁山风景区、东珠山生态商务公园、大龙湖景观提升、水上世界改造等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沿三环西路、三环北路、徐商公路、新104国道以及徐新运河等市区主干道绿化、着力塑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风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全面加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PM2.5检测试点,加大对城市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秸秆燃烧治理,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