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丕勇 王正喜 郑薇
摘草莓、摘石榴、摘葡萄、摘水蜜桃,吃乡土菜、赏俊美山水……近年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大批的徐州人开着私家车去贾汪,放松自我,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穷乐趣。
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湖泊资源、星罗棋布的峰岭、纵横交错的溪渠……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贾汪,一个古韵悠悠、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休闲后花园,正撩开她迷人的面纱,吸引着忙碌的都市人。
近几年,贾汪农业的产业特色已基本形成。淮海牌大蒜、老农民牌水蜜桃、大洞山牌石榴、汴塘无籽西瓜、江庄彩色甘薯、紫庄常健牌蔬菜等品牌农产品,远近闻名。“三品”基地面积达10.02万亩,占耕地面积23%。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占全区耕地68%。以贾耿公路为轴线的“二十公里设施蔬菜长廊”已被认证为“江苏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鹿楼石榴园被评为“省级农业科技观光园”。
贾汪区委书记吴新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山水生态城、休闲度假区、徐州后花园、城市副中心”的最新定位,贾汪正发挥紧临徐州主城区的优势,顺应市区人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愿望,围绕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台儿庄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快推进第一田生态园、银河湾度假村、龙须河生态农业科技园、卧龙泉生态园、东江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旅游项目,吸引更多人到贾汪旅游观光,体验乡村风情,把贾汪区打造成全市和周边地区休闲度假基地。
基础先行
走出深闺秀春色
“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是许多人对以往贾汪的评价。贾汪区每年投资数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对生态农业观光景区的挖掘,对采摘型农产品基地的培育,贾汪这座千年古城及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正崭露娇容,许多丘陵地带、煤矿塌陷地、临湖靠路的区域,近期都在以其迷人的风姿招揽八方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新要求,贾汪将占据全区三分之一面积的丘陵山区,作为高效农业新空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山地林果、林下养殖、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打造苏北丘陵高亢地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今年贾汪区将在贾汪镇、汴塘镇、青山泉镇等山区乡镇新扩设施桃、杏、葡萄、花卉等3000亩以上,在江庄镇扩建工厂化恒温菇房20万平方米,实现平原、山区高效设施农业均衡发展。
今年贾汪还将重点建设10个农业示范园区,包括5000亩以上1个,2000亩以上3个,1000亩以上6个。其中紫金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按照国家农业产业园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江庄食用菌产业园正朝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迈进。同时,在大园区中积极发展徐州第一田生态园、龙须河生态农业科技园、东江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不同类型的“园中园”,通过各类精品园、示范园、特色园的带动,提升贾汪区设施农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贾汪区正发挥靠近市区的区位优势,整合潘安湖乡村湿地和大吴休闲农业观光园、青山泉龙须河农业生态园、紫庄果蔬采摘园、耿集草莓采摘园、汴塘葡萄采摘园、汴塘玫瑰园、大洞山精品石榴园和梯田油菜花等精品节点,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积极开发田园互动、自驾采摘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在拓展徐州市主城区发展空间上,贾汪区着力构筑休闲观光农业新亮点,打造彭城休闲后花园。加快推进“一山一湖”开发,实施大洞山风景区绿化提升和功能配套工程,完成茱萸寺周边1200亩山体绿化,建设山体公园等功能配套设施,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下;突出抓好潘安湖湿地公园建设,确保“十一”开园迎客,努力创建省级湿地公园,把贾汪区“一山一湖”打造成徐州市山水旅游第一品牌。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建设丘陵生态农业观光和采摘体验农业观光两条精品线路,突出抓好第一田生态园、银河湾度假村、龙须河生态农业科技园、卧龙泉生态园、马庄农家乐、潘安湖休闲渔业基地玫瑰产业园、山茱萸种苗园、薰衣草文化创业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把贾汪区打造成徐州市和苏鲁边界休闲度假基地。
完善配套
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
贾汪万亩石榴园是江苏省内最大的丰产石榴园,已有300多年的栽种历史。全区种植面积近20000亩,其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便是大洞山石榴园,连片种植面积5000余亩,种植优良石榴品种20多个。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土壤气候、精湛的种植技艺,使这里的石榴个大、粒饱、色鲜、味甜。今年秋季再从徐州市区来这里,只需20分钟,就可以进园采摘果实了。
总投资5.7亿元的徐贾快速通道,是徐州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北起贾汪区310国道与206国道交会处,向西至白集村后路线转向西南,跨屯头河、旗山矿运煤专用铁路和京杭大运河,南止于孤山西206国道,并向南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冠庄路对接。目前,工程建设者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美化等收尾工作,今年5月1日,徐贾快速通道将正式通车,市区到贾汪只需要20分钟,将大大缩短主城区与贾汪区的时空距离,实现贾汪区与市区的全面对接,方便自驾采摘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
除了连接市区与贾汪区的徐贾快速通道,连接贾汪区与督公湖的景观大道,可以让游客一路美景直达核心景区。据介绍,我国古代第一奇书《金瓶梅》就诞生于此。2009年2月,贾汪区政府以水库自然生态为依托,以督公传说为主题特色,实施了督公湖续建工程,修复兴建了周边历史文化遗迹及水景观工程,绕湖是一条长4公里的环湖景观大道,沿路有竹园、松园、桂花园、樱花园、紫薇园、银杏园,景区入口处建有大型牌坊、停车广场以及督公山庄等配套设施。
原址重建的新茱萸寺已于去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由于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圣水湖药师养生中心、千亩梯田摄影基地、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文化写意园与千亩油菜花观赏园等景点有机点缀在各区域中,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度假、写意、养生、悟禅于一体的高品质、高档次风景区,每天都吸引众多游客信徒前来观赏参拜。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贾汪能够留得下,吃得好,各生态农业观光区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内涵,发展特色“农家乐”旅游产业。全国文明村马庄村,正在规划建设集湿地休闲农家乐、民俗活动广场、田园景观农田生产体验活动区、乡村垂钓区、秋景湿地农家乐、农业观光体验园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体验中心,打造中国最和谐的魅力乡村、国家级乡村民俗产业基地。
立足于建设苏北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贾汪区依托紫庄高科技蔬菜示范园、耿集引河湾农业生态观光园等农业生产基地,打造沿运河农业生产风光带,使之成为农艺博览、科技普及、民风体验、田园互动的农业观光旅游热线,实现由农业产业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基地的转变。目前,已建成运行的青春农庄、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等项目受到了市民追捧,成为休闲娱乐、体验农事的好去处。
四季有景
春风拂面满城香
眼下,贾汪区汴塘设施葡萄采摘园的日光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葡萄枝条上已经挂满了绿色的果子,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进棚采摘了。在紫庄、在耿集,悄然盛开的朵朵桃花白里透红;西红柿鲜红可人,蔬菜青翠欲滴;大棚草莓已迎来了八方游客。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拓宽了贾汪农民增收的渠道,也为徐州早春增添了别样的风景,奏响了贾汪百姓致富增收的“田园牧歌”。
每年的4月中旬,贾汪区都要举办桃花节。在万亩桃园开幕式现场,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品尝贾汪特色小吃,还可参与山地自行车比赛和“翰墨飘香、镜头里看贾汪”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活动。贾汪镇的桃园绵延十余里,占地万余亩,是贾汪境内一道亮丽的景观。桃花节期间,万亩桃园、督公湖、桃园人家等地将免费向游客开放。据介绍,感受鲜花如海的场面,首选圣泉山观赏区,它是俯瞰万亩桃园全貌的最佳地点;出了万亩桃园,沿着贾汴路向东直行便可来到督公湖,湖水面积最大时可达60公顷,建有景观长桥——仙履桥、驳岸游船码头、万人沙滩浴场、湿地景观工程。该湖文化底蕴深厚,经考证的人文古迹有“督公砚”、“马皇后浴盆”、“玉兔泉”等。桃园人家则位于徐州第一高峰贾汪大洞山北坡,这里有村民居住,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年轻的姑娘拿着器具、挎着篮子,给桃花授粉。
再过十几天,如果你沿着蜿蜒的乡村道路抵达大洞山一带的油菜花基地,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从山顶沿着梯田优美的弧线蜿蜒至山脚,美不胜收。若走入花海,整个人便浸没其中。穿行在夹杂着野草和泥土芬芳的油菜花香中,潺潺细流在耳边响起,绝对是一幅让人沉醉的春景。
而每到夏季,在贾汪大大小小十几个湖面,及不少乡村的沟渠里都能看到无穷尽的荷花了,游客可以边赏荷花边垂钓,其乐无穷。而到了夏秋时季,先是石榴花开红似火,接着就能看到大洞山一带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石榴。每年9月石榴成熟季节,国内外宾客相聚在大洞山万亩石榴园,置身于欢快热烈的氛围中,共享丰收的喜悦,领略独特的石榴文化和民俗风情,采摘品尝甘甜爽口的石榴,观赏硕果累累的榴林,欣赏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在石榴节上,主办单位还将举行“石榴王”评选大赛,评选出当年贾汪最大的石榴。众多的娱乐活动将会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区委、区政府多次举办的“贾汪石榴节”,不仅做大做强了贾汪石榴产业,还以石榴为媒,带动起当地的旅游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国家对法定假日进行了调整,城市居民及外来打工人员越来越寻求一种能放松自己、走进大自然的短程旅游方式,在节假日期间的休闲活动,已逐步转向城郊地区的生态型“乡村游”。作为徐州后花园的贾汪区,其生态观光农业定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春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