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庆友哥和他的警务室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李琼琼 通讯员 张帮伟

又是一天的清晨,王庆友骑着他的自行车,带着他的“装备”,准时出现在了丰财社区。自行车架左边是药箱,右边是工具箱。中间一个绿色的帆布包,装着安全提醒的小海报和他的“名片”,还会有一些政府的宣传手册,白天,他的2个车轱辘会压遍社区的每个角落。日复一日的“逛小区”,王庆友不但没有一丝厌倦,反而乐此不疲,因为这里,不仅有他的警务室,更有他日夜心系的社区居民。王庆友是鼓楼公安分局丰财社区警务室“片警”,社区居民口中的“庆友哥”。

从警十八年,为民无数次。在群众的眼里,他追求正义、心系百姓、甘愿奉献,是群众的贴心人。

像哆啦A梦一样

神奇的警务室

提起王庆友,丰财社区的男女老幼没有人不知道他。

有个小朋友说,王庆友叔叔的警务室好像哆啦A梦的肚子,很神奇,要啥有啥。确实如此,居民生病了,这间屋子里有便民药箱,里面装着常用的感冒药、退烧药、纱布、消炎药水。居民家中螺丝掉落,车子爆胎了,这里有齐全的小工具箱,手钳、锉、大小扳手、螺丝刀甚至还有自行车内胎胶皮等物品。

在这间不大的警务室里,每天都在上演警民之间的真情和感动。居民夏天口渴,走进警务室就能喝到甘甜的凉白开。甚至有的居民擦伤刮伤碰破了皮,直接找到警务室让王庆友帮忙包扎消炎。

这里还有一摞摞的小本子,这是他的从警日记,上面记着每一天社区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居民提出的意见,发表的看法。

及时的退烧药

“今天,药箱真是帮了大忙了。”2011年12月28日,王庆友的小本子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提到那个晚上,小玲的父母现在还感到后怕:“那么晚的天,我们2个人老眼昏花,家里没有退烧药,又没力气带孩子去医院,要不是王庆友及时赶来,孩子的病还不知要严重到什么程度。”

那天半夜,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孩子突发高烧,看着不停啼哭的孩子,年岁已高的老人打不通孩子父母的电话,急得不知所措。

焦急之中孩子的爷爷突然想到了王庆友,他拿出手机,找到王庆友的手机号拨了出去。当时已是凌晨2时许,“这可怎么办?孩子父母又不在,现在孩子发烧到39度,我们老两口害怕呀……”接通电话后,,老人不知所措的说着。“别着急,你是11号楼3单元吧?”听老人介绍完情况后,将每家每户居民信息都牢记心中的王庆友,立刻判断出老人住的位置。

打开药箱,找到退烧药百服宁,披上衣服,王庆友小跑步的向这户居民家赶去。喂孩子吃完退烧药,王庆友陪着两位老人等了半个小时,直到孩子的烧退了才离去。

围着一锅栗子过元宵节

“庆友哥,眼看着要过年了,老板拖欠的工资还不发,年咋过呀?”2011年元月中旬,五六个务工人员找到了他。在王庆友的积极努力协调下,几个人拿到了应得的工资,开心的回家过了个年。

为了感谢王庆友,年后这位工人带来了家乡特产栗子。王庆友不要,双方推来推去,最后王庆友只好收下。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年正月十五晚上在警务室他找来一口锅把栗子全煮了,约到了那几个工人一起,过了一个正月十五。

后来他在笔记中写道:“那天晚上,我和他们边吃栗子边谈话,看到他们高兴的笑脸,我也发自内心的高兴。他们大老远的带来栗子给我,是为了感谢我,但我要让他们知道,这些都是我作为警察,应该做的。”最后,他又将没有吃完的栗子分给他们带走了。

省的不止是10块钱

“有车不骑,搬着干啥?”

有一次,王庆友刚锁好警务室的门,正要骑上自行车下片,却见到两个人搬着一辆电动自行车走过。

“别提了,胎被扎了,到路口补胎去。”对方回答。

“你省十块钱吧,我给你补。”

话刚说完,王庆友就卷起了袖子,从自行车上拿下工具箱,找出锉、胶皮、胶水,不一会车胎补好了。

“说实话,当时觉得很惊讶,哪里见过警察主动给咱们补车胎的。王警官帮我补胎,给我省下的不止是10块钱的事,我很感动。”

两个小箱子,一间警务室,浓缩了王庆友为民服务的精神,其实,社区16年,王庆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小事,可就是在这16年的小事中,他收获了来自社区居民的信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