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省首屈一指的女交巡警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去年12月20日,江苏首次在全省1.8万余名交巡警中开展“十大执法爱民交巡警”评选,经过层层筛选、各地互荐、媒体公投、组织考核等四轮的角逐,丰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城区中队副中队长李爱玲首屈一指。这背后,正如她的同事们所说:她克服了许多男同志难以克服的困难。她凭着柔中见刚的规范执法,赢得交通违法者的敬;凭着热情周到的耐心服务,赢得交通参与者的信;凭着纯朴真挚为民的深情,赢得人民群众的爱。

每分钟平均做

50多个手势

严整的警服,洁白的手套。立正,转体,举臂。1月9日,记者来到丰县刘邦广场附近十字路口的“三八”女子岗,看到站在寒风凛冽中的李爱玲正一招一式地指挥着过往车辆和行人有序流动。记者暗自数了一下,她平均每分钟要做50多个手势、转一次身。她说:“频繁的身体动作使体能消耗得非常快,刚开始一天下来全身酸疼。16年过来了,现在已经习惯了。”

这是丰县城区车流和人流量最大的地段,经常发生拥堵。为彻底改变这里的交通状况,1996年初,丰县公安局决定组建“三八”女子岗,原在局机关工作的李爱玲,觉得平淡而清闲的生活让她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参加了女子交警岗的竞争,并如愿以偿,与其他三名女警一起,组成了丰县有史以来首个女子岗,她和队友们铆足一股劲,从业务技术、吃苦精神和管理效能上要与男交警们PK一把。

面对交通拥堵压力,李爱玲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两岗配合“四勤四看”的疏堵方法。“四勤”即:勤看、勤转、勤喊、勤指挥;“四看”即:一看时段保证重点,二看信号把握时机,三看苗头制止越线,四看意外及时通报。这些措施一经推行,路口机动车通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多年交通拥堵的情况大大缓解。通过这里的群众高兴地说:“别看这个小女警,还真有两下子!

是呀,这“两下子!”的背后,李爱玲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了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拜中队的业务尖子为师,虚心请教,刻苦钻研。无论是在全局大练兵活动中的封闭训练,还是到市里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她都是全身心投入,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在每次理论考试、体能和业务技能考核中,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中队的业务能手。

在岗台执勤5800多个日日夜夜,每天她在女儿还未醒来的晨曦中,匆匆离开家,平均每天在岗4小时,夏天,皮肤一层层晒脱,衣服一件件湿透;冬天,雨雪浸透鞋袜,留下了年年复发的冻疮。再加上噪音、尾气、嘈乱的环境,工作强度难度可想而知。但她始终坚持每天提前到岗,充分做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由于指挥岗地处城市中心路段,车流量大,指挥任务重,加上此处的警备任务也比较多,中午常常不能回家吃饭,她爱人在外地施工,平时就比较忙,还要经常出差,很少能顾得上家,家中一岁多的女儿无人照料,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把孩子送到体弱多病的婆婆那里照看。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家实在没有精力照看小孩,李爱玲把不到两岁的女儿送去幼儿园上学。为此,亲戚同事们知道后都数落她,“哪有把这么小的小孩送去上学的,你们两口子心真狠。”可她不为所动,所以多年来,她始终出满勤,从没有因为家庭而耽误工作。

2011年11月20日前后,丰县一连下了3天大雨,伴随着这场大雨,李爱玲也足足在雨中的路面上站了整整3天。3天中,警帽和警用大衣根本无法抵挡急而猛的雨水,雨水顺着她的脖子往身体里灌,在雨中站一会,全身都湿透了。那3天,她每天利用吃饭时间赶回家,换下里里外外湿透的衣服,鞋子换了3双。雨停之后,李爱玲和同事们开玩笑说:“再接着下雨,我就没衣服和鞋子换了。”

25岁以后的16年,是人的一生最好的黄金岁月,可是李爱玲却把这岁月奉献给了三尺岗台,16个寒来暑往,她始终坚持严格执法、执情服务,以一流的执勤形象、服务质量和工作业绩塑造了“飒爽英姿执勤、优质热情服务”的女交巡警特色。

令人难忘的女交巡警

回眸一笑

“同志,您的摩托车没有牌照,请出示您的驾照!”李爱玲对一位骑着摩托车带着一名女子的小伙子敬礼。这时正处2010年春节前,路口的人特别多。

“我驾照忘带了。”小伙子不下车。

“那请您把车留下,回去取驾照吧。无证无照驾驶是违规的,也太危险。”李爱玲又敬个礼。

“我在广州骑那么多年都没人查,不就是想罚钱吗?丰县交警恁孬!”小伙子恼了。

言来语去,小伙子和同车的女子一起对李爱玲指手画脚,恶语相向。一时间,引来了很多路人围观。李爱玲不为所怒,拿出交通法规给他看,讲政策,论危害,并适时地向围观群众作法规宣传。一个温和理性,一个无理取闹,围观的群众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小伙子做的不对。小伙子终于收敛了狂傲,承认是在广州郊县打工骑的摩托车,根本就没进过城。按照小伙子的情况,李爱玲完全可以对他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但考虑时近春节,小伙子又是从外地打工回家过年的,就没有拘留他,只是告诫他抓紧办好车牌驾照,否则不能再驾驶摩托车。李爱玲的人性化执法令小伙子由怒怨而感激,连声称谢!

“这条路比较窄,就一条车道,你把车停在这个地方把道给占了,别人还怎么走?”贴完违章停车罚单,李爱玲没有直接离去,而是等车主王女士回来。看到罚单窝了一肚子火的王女士,听完李爱玲的一番话,竖起了大拇指:“她态度诚恳而谦和,虽然我被罚了50元,但我从心眼里敬佩她。”

采访中,王女士告诉记者说:“原来不知道她叫李爱玲,但那次她临别时,对我回眸一笑,给我留下了难忘记忆。”

作为交巡警,受到群众的误解甚至威胁、打骂都是常有的事。特别有人见李爱玲是女的,更加有恃无恐。有一次她查扣一辆违章车辆,开车的女子叫来了她的丈夫。那男子来到就对李爱玲口出狂言,“知道我是谁吗?处罚我?明天我就能让你干不成警察。”说着还动手动脚。后来有人认出男子是一名干部。李爱玲轻柔而坚定地对他说,“不管您是谁,只要您违法了,就得接受交通法规处理,这都是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您是干部,更应该带头执行法规。”那男子愣住了,悻悻地走出人群,后来主动接受了处理。“群众不理解,难道干部还不理解我们吗?”为了这事,李爱玲委屈地掉下了眼泪,但擦干眼泪,她依然微笑着走上岗台。

一次在查处酒驾过程中,一个醉酒驾驶员在被查处的时候,为逃避处罚,偷偷拿出几张百元钞票塞到她的手中,求她网开一面。李爱玲当即严辞拒绝,并当场按规定上报了该驾驶员酒精测试吹气结果,对该驾驶员进行了处罚。该驾驶员多次托人讲请,愿意掏钱罚款了事,被她拒绝后,该驾驶员怀恨在心,找人带话道:“你也不看看他是谁,处罚他后,凭他的关系,你在丰县以后要小心点了。”类似这样不被理解和恐吓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她本着理解、沟通的工作方式,积极面对,正面协调,都一一地化解了。

作为一名女交巡警,李爱玲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把女性的温婉体贴、善解人意的特点融入到执法活动中,理性执法,文明执法,润物无声。每次纠正违章时,都是坚持敬礼在先,尊称在先,说明道理在先,用温情感化对方,用法律教化对方,刚柔相济,有效地化解执法矛盾。她共处罚两万余起违章违规事件,未发生一起因工作方法不当引发的行政复议和投诉。

李爱玲的说理式执法让同事们服气,她在违法犯罪面前的凛然正气更让战友们钦佩。她一个弱女子,曾和战友们一起抓过小偷78名!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价值六万余元。今年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李爱玲正带领一名交通协管员在向阳路上巡逻,发现一名20多岁男青年形迹可疑,便悄悄跟踪。那青年来到农行门口,见一名妇女刚取钱出来,一把抢过皮包就跑,她俩迅速将其截住,同时向队里作了汇报,1米75的大汉根本不把两个瘦弱的女子放在眼里,一边负隅顽抗,一边言语威胁。可李爱玲俩人毫不畏惧,和及时赶来的民警一起把他扭送到了派出所。

老人孩子心中的

美丽天使

“今天是礼拜一,学校老师开会,学生比平时提前一个小时放学。”1月9日下午4点,看了一眼手表后,正在路口指挥交通的李爱玲放下了手臂,没有一刻停歇,她快步向岗亭北侧1000米之外的丰县实验小学校门口走去。

5分钟后,穿戴整齐的李爱玲出现在学校门口,再过几分钟,3千余名小学生将排着队走出校园,而李爱玲的任务不仅是要维护好放学路段的道路交通,更要确保学生从走出校门,到坐上家长接送班车这段看似不远的道路上的安全。

李爱玲所在中队辖区有丰县实验小学、人民路小学和一家幼儿园,孩子们上学放学时的交通安全问题让家长关注,更时时牵动着李爱玲的心。从一建岗开始,她就建立了接送学生制,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和队友轮流护送学生上下学。近年来又为完善护学岗制度科学划定学生和家长出入路线,民警责任到人,轮班执勤。

丰县实验小学李钊校长说,这个路口是他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每天早上7点半,他会准时赶到学校打开学校大门。提起李爱玲,在他的印象中,无论寒暑还是冬夏,当他经过这个路口时,都会看见正在全神贯注指挥交通的李爱玲。但是给李钊校长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元旦前的一天发生的事。当日下午5点半左右,丰县县城大面积停电。当时天已经黑了,丰县实验小学的学生正在放学,不仅交通信号灯无法正常工作,路灯等照明设备也不能使用,路面漆黑一片,那个时间点正好又是下班高峰期,机动车多,非机动车和行人更多,你挤我我挤你,每个人都想早点回家,一时间,不宽的马路,被不断增多的车和人一挤,显得更拥堵了。李爱玲和所在中队的民警们,拿着手电筒,分别把守四个路口,疏导车流人流。看到李爱玲手中电筒的光线,听着她和民警们的指挥声,焦燥拥挤的人们踏实下来,一个多小时,路口交通畅通有序。

1月的丰县,早上的气温也在冰点以下,孩子们穿着厚厚的冬装,视线被帽子所遮挡,穿梭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看上去很危险。这时,李爱玲走到红绿灯下的人行横道边,让孩子们排好队,再按下等待绿灯的按钮,护送孩子们安全通过马路。

每天清晨7时到8时,下午3时到4时30分,在实验小学门口,李爱玲都身着明黄色反光背心,牵着上下学的孩子来往于校门口20多米宽的马路两侧,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宝贝,现在是红灯,不能过马路,要等到绿灯才能通过。”碰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孩子,李爱玲总是弯下腰,温柔地告诫孩子。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进入校园,她又回过头护送下一批学生。“孩子们在安全通过马路的同时,我们也在给他们灌输安全常识。”李爱玲说。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早上把孩子送到交警手里,我们心里踏实,上班也安心多了。”

这时,一辆电动自行车快速驶来,差点撞到一个孩子。李爱玲赶紧过去纠正。“您看多危险,下次经过校园门口您可千万慢点。”看到和气的女交警,骑车人不好意思地微笑着点点头。

当初,李爱玲在孩子6岁时,由于承担了护送岗的工作,根本无暇接送自己的孩子,于是“狠心”地把上一年级的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孩子年龄小,晚上经常躲在被子里哭。”李爱玲说自己对不起孩子。但当她看到女儿的学校门口也有女警护送岗时,心里就踏实多了。“我们3个女警辛苦点,孩子们的家长就安心了。”

前年冬天,下雨路滑,老秦骑着车子在李爱玲的执勤路口摔倒了,李爱玲看到后二话没说,她拦了辆车把老秦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当时真是多亏了李警官,不然我这把老骨头,躺在路边爬不起来,后果不敢想。”那个下雪的冬天,老秦感觉特别温暖。

但提起这个事,李爱玲一脸茫然:“这件事只有点模糊的印象,我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不知道他在哪个单位工作。当时心里只想着救人了,什么都没顾上问。”

“谁言巾帼逊男儿,三尺岗台女人花!”16个严寒酷署,李爱玲带着她的战友,恪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一块块奖牌,更赢来了百姓的口碑。她被省工会授予“文明职工”光荣称号,她所在的“三八”岗先后被评为市“红旗班组”,“人民满意岗点”,获得省“三八红旗集体”、“巾帼示范岗”称号,被公安部和全国妇联表彰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

李爱玲,路面上、风霜雨雪中绽放的交通警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