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化校园”助推素质教育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徐保卫 徐新颖

接上期

镜头五

睢宁儿童画

成了“国家名片”

2009年6月1日——孩子们的节日。记忆中的那天,天格外的蓝,风格外的柔,孩子们特别的兴奋,全县老少爷们特别的喜庆。中国邮政集团发行的“祝福祖国”儿童画邮票,1套4枚,连同小本票封面所选用的5幅作品,全部为睢宁儿童画。这一天,邮票首发仪式在睢宁、南京、温州、台州同时举行,四地同庆,睢宁儿童画登上中国邮票的票面,成为了“国家的名片”。为睢宁儿童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睢宁儿童画从1955年孕育破土,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有23000余幅睢宁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德、日、意及港、澳、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荣获金、银、铜牌18000余枚,其中外务大臣奖5枚、特别金奖17枚,金牌206枚,4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

30年磨一剑,1986年,睢宁儿童画应邀首次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登上了国家最高艺术殿堂。40年后的1996年,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睢宁县为全国唯一的“儿童画之乡”。2006年,睢宁儿童画被外交部定为“国宾礼品”,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将睢宁儿童画赠送给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官员。2007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给睢宁小画童王孝文亲笔回信中,称赞睢宁“真不愧为‘儿童画之乡’”!2008年由睢宁画童创作的儿童组画再次得到温总理的高度称赞。

睢宁儿童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艺术价值,为徐州素质教育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其实,徐州教育的素质引领,早已经全面开花,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制定了中长期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音乐美术艺术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还把国画、器乐、书法等纳入学校艺术教育范畴,并作为特色项目在师生中推广,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丰富且各类艺术活动皆有录像、照片、光碟等声像资料,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徐州市教育局与徐州广播电视台已连续主办了8届儿童书画大赛活动,8年来,活动的内容在不断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培养了孩子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孩子们在艺术的伴随下快乐地成长。去年,幼儿高等师范学校等9所学校均达到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标准,顺利通过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检查考核。

镜头六

徐州科技中学:

打造“淑女”和“绅士”

惠风和畅,绿柳成荫。这是徐州科技中学一个普通的早晨。学生穿着整洁的校服,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宽敞、洁净的校园。大门口值班的学生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位同学的到来,向每一位老师鞠躬致意。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师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老师好!”的问候声随处可闻。每一声问候都伴随着一个自然得体的鞠躬礼,老师也还以欣慰的微笑,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一场景在全市中小学校都有同样的呈现,这个美丽的画面还缘于徐州教育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那就是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性,创设精品实效的德育文化,将养成教育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浸润每位学生的行为和心灵,培养徐州学生的“淑女”气质和“绅士”风范。“止步鞠躬问声好”是科技中学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培养学生文雅礼貌气质的具体举措。同时有的学校要求学生“轻声、慢步、靠右行”,有的学校提出“净化校园,从不乱丢废纸开始”,有的学校开展了“文明用语,不讲脏话”的活动等。这些都提升了徐州百万学生的文明素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让每一位走入校园的来宾如沐春风,倍感温馨。几年下来,徐州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文明举止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校园四季如春。

镜头七

徐州一中:

办起“学生百家讲坛”

2011年12月23日中午,徐州一中本学期最后一期“学生百家讲坛”如期举行。活动当天,演播大厅座无虚席,200余位同学早早来到会场,用心聆听了高二(9)班谭畅同学的精彩演讲——《浅谈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主讲人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结合自己的深刻而独特的视角,向大家娓娓讲述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受到全场同学的一致欢迎。在互动环节,学生们提问踊跃,主讲人从容对答,颇有专家风范。记者通过社团管理中心主任张颖震了到:徐州一中色彩斑斓的社团活动中,百家讲坛无疑是一个亮点。构建时代常识,引领未来潮流;激扬哲思智理,会合雄辩才筹。选题范围涉及文史经政,理化工军,在校园小天地中开辟了一个提升素质的大窗口。

百家讲坛自2008年创办以来,每两周一次,现已成功举办三十多讲。百家讲坛系列活动折射出一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校,一个积极提供发展平台的地方,不仅帮助学生调动灵感发扬天赋,更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拓展视界的机遇!同学们亲切地称作:我们的“百家”,自己的“讲坛”。

这是徐州中小学社团活动的一个缩影,走进徐州中小学活动课堂,学生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文学社、艺术团、科技协会、乐之府、舞部落、手工艺品制作协会、剪纸、篆刻、棋社、诗词楹联社、心灵氧吧等近千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了积淀知识,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舞台。这是徐州教育人共同培育的硕果: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除了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组建学生社团,把学生社团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徐州一中的“学生百家讲坛”正是在此背景下脱颖而出。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女学生尽显文雅、才气和善良,男学生尽显豪气、睿智和担当。

镜头八

张集职中学生的

“爱和信任自主管理”

漫步张集职中,环顾四周,地上没有见到一张废纸片。综合楼的后面停放着四百多辆自行车,没看到保管员,没看到监控探头,只看到学生自行按照规定区域排放好自己的车子,五彩的尾灯像一条彩带。宿舍里窗明几净,被子叠放整齐,水壶柄朝着一个方向一字摆开,仿佛走进部队营房。食堂里学生买饭的队伍井然有序,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夹塞的争吵。

这是徐州教育人创建文化校园的又一个显著的成效,也是徐州教育人遵循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提高,促进个性发展,实现自我管理教育思想的结果。在此思想引领下,徐州教育提出:要创建以人为本的养成教育管理文化,强调学生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发学生自我管理资源,让文化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寻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爱和信任的学生自主管理”文化校园浸润下,张集职中形成了校学生会、各系部学生会、各班班干部、各班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网络,对学校进行一日常规的检查、评分、提醒、监督,每周按照《班级常规管理30条》对班级管理进行评价核定;为此,学校制定详细的学生干部培训计划和建立完善学生干部评价制度。通过让学生写培训心得、工作反思和进行专题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主管理意识,学习恰当的工作方法,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行动;还通过对优秀学干、优秀室长、优秀矛盾调解员、优秀安全员的评选和表彰等,激励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把学生自主管理看成是最有效的德育,而学生自主管理也已经成为德育人最愿意实践的学生管理模式。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氛围和空间,还极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一位学生自我警醒,力求慎独,实现了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品行上由“不敢犯错”到“不愿犯错”的转变,管理上从“我被管理”到“我管自己”的转变,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这些转变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