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曾两登《人民日报》头版,刻画毛主席最后一次横渡长江的红色题材油画《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将亮相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或成为今年春拍最受瞩目的红色经典,备受众藏家期待。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纷纷举办红色主题艺术展览,向这段光荣与艰辛并存的百年历史致敬。这股热潮进一步推动着红色题材艺术品收藏市场持续升温。
红色题材艺术作品因其具有很高的艺术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历来为拍卖场上的“宠儿”,是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广泛尊崇的,被视为当代文物收藏中的顶级藏品。它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叙事方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的集中体现和精神凝聚。收藏红色题材艺术品对于现代人而言,是追忆,是缅怀,是激励,是不忘初心。
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红色题材艺术品创造了拍卖场上的纪录,成为了红色经典。
红色题材艺术品屡创拍卖纪录
据现有资料显示,红色题材艺术品于1993年最先进入拍卖市场。当时肖像画家刘宇一的油画作品《良宵》在中国香港的拍卖市场上被港商曾宪梓以836万港元竞得。两年后,于中国嘉德秋拍上,刘春华196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毛主席去安源》拍得60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这标志着红色题材艺术品正式进入内地拍卖市场。
然而尽管最初交易成绩不俗,但当时的红色题材艺术品尚未在拍场上形成主题性板块的整体格局。红色题材艺术品进入拍卖市场伊始,只有中国嘉德首先在拍卖专场上开辟了红色题材油画板块,北京瀚海和中鸿信也有零星的红色题材油画上拍,但并未形成专题性的规模。
红色题材艺术品在前十年的积蕴中逐渐发展,到了2005年,千万级别作品开始涌现。如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上,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受到各路买家的追捧,最终以10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油画在国内拍卖的最高纪录。到了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陈逸飞的《黄河颂》以4032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内地油画拍卖最高纪录。而在2010年11月21日北京华辰秋季拍卖会,刘文西的《幸福渠》以4592万元人民币成交,也创下当时红色题材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事实上,除了单品成交价格成绩不俗,红色题材艺术品在拍场上的整体表现也颇为亮眼。
例如北京华辰在2005秋拍中首次推出“1938—1991:历史的主题”拍卖专场,共成交作品94件,成交金额达2313万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为红色题材油画。对于红色题材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引人注目的表现,资深媒体人方翔还曾撰文表示,“红色题材艺术品具有很高的美术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6幅画过亿元!最贵红色题材艺术家是李可染
红色题材艺术品屡创拍卖纪录,但是作品价格最贵、最令人瞩目的艺术家却是徐州籍大师李可染,他的红色题材作品有6幅画拍卖均过亿元,最贵一幅是2012年拍卖的《万山红遍》,拍卖价达2.93亿元人民币,至今仍保持着红色题材艺术品的拍场纪录。
红色题材艺术品价格一路高涨
而除了李可染,其他画家在红色题材艺术品的拍卖成绩上也有过不错的表现。在2011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册》以2.3亿元高价成交,创下当时傅抱石书画作品拍卖新纪录;同年北京保利秋拍,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668亿元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徐悲鸿作品的价格纪录。
红色题材艺术品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已有近三十年的时间,而从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种种数据显示,自2010年开始,有关红色题材艺术品在不断刷新其最高价拍卖纪录或是画家本人拍卖最高价。
事实上,红色题材艺术品刚开始只是零星出现在拍场上,而如今一个个亿元天价的出现,表明红色题材艺术品的市场正不断趋于成熟,许多藏家都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作为红色题材艺术品的著名收藏家、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就曾对媒体表示:“我们也都是从这段历史中走过来的,它代表了我们的历史。”
6月初,曾两登《人民日报》头版,刻画毛主席最后一次横渡长江的红色题材油画《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将亮相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当代艺术夜场”,或成为2021年最受瞩目的红色题材艺术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