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和露丝
就坐在你面前
■微言语
在伦敦首映式上,已有中国观众抢先观看,从简短的中文影评中可以看出电影的精彩绝伦。网友“布鲁塞尔的浮木”用手机发微博说:“伦敦首映散场一小时了还是亢奋,把最后3%电量献给导演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阿凡达》的口碑在前,卡梅隆出品的3D技术等于品质保证。灾难的大场面如意料之中的壮观,前半部分也更具现场感,好像杰克、露丝坐在你面前谈情说爱。”
时隔年,
大船回来了!当地时间27日,3D版《泰坦尼克号》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全球首映式,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率领凯特·温斯莱特等主演集体亮相,可惜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因为档期问题未能到场,惹得凯特直说“真的很想他”。
3D版《泰坦尼克号》将于4月10日,即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之日登陆中国,为了给“沉船”造势,导演卡梅隆也将亲临中国宣传。除了亮相4月23日晚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外,24日上午,卡梅隆还将在中外合拍论坛上与国内外著名导演就电影的发展及电影科技融合进行对话,24日下午将举行关于3D电影的演讲。
■回味
凄美故事
牵动观众昔日情怀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电影史上最昂贵的一部电影。凭借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收获了高达18亿美元的票房,这个纪录直到2009年卡梅隆的3D作品《阿凡达》才被打破,目前暂列影史票房榜第二位。此外,《泰坦尼克号》还在1998年的第7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大放异彩,一举拿下了11座小金人,其中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泰坦尼克号》1998年曾在中国上映,票房达到3.8亿元,直到2009年才被《变形金刚2》打破。
3D新制《泰坦尼克号》即将上映的消息传出后,牵动不少中国观众的往日情怀,一个“14、15年前你是在哪看的《泰坦尼克号》?跟谁看的?2012年4月,你会牵着谁的手一起看?”的网络话题迅速成为热点。不少网友颇为煽情地讲述自己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引人唏嘘的爱情自然占最大比例。
■推广
出书潜海
营销手段一波接一波
首映式是3D《泰坦尼克号》4月上映之前的又一次营销好戏。在此之前,“商业片之王”卡梅隆已经连续出手,为该片造势。3月6日,讲述电影幕后花絮的画册《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再版推出,顺利站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卡梅隆亲自操刀作序,讲述自己与“泰坦尼克号”的不解之缘。
酷爱研究大海的卡梅隆在序中透露,自己在每年的4月14日晚的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间),都会举杯悼念那些遇难者。
为了这部电影,他33次潜入深海探访泰坦尼克号的遗址,拍摄泰坦尼克号残骸,最近的一次潜海经历就在4天前,美国时间上周日,卡梅隆以潜水专家的身份,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帮助下,单人驾驶潜水艇潜入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沟底1.1万米深处,成为全球第一位只身潜入万米深海的挑战者。这一番“秀”,又为3D《泰坦尼克号》成功地拉来无数关注。
■评价
一刹那,水仿佛溢满影院
首映式结束后,英国媒体便对刚露冰山一角的《泰坦尼克号》3D版赞不绝口,首当其冲的就是它的3D效果。
《每日电讯报》撰文称:“在18分钟的预告片中,《泰坦尼克号》的视觉效果更震撼,完全不像是一部3D转制的电影。即使这是14年前的电影,也不比新电影差。”
《卫报》则表示:“海水包围着泰坦尼克号,看起来仿佛就要溢到影院里了,那种感觉很真实。”
除此之外,媒体还多将笔墨放在了“怀旧”的主题上。英国《每日邮报》就评价说:“《泰坦尼克号》3D版让早前喜欢或不喜欢它的人齐聚一堂。电影本身就已经相当令人激动,记忆中已经模糊的情节又再次鲜活起来了。即使现在看来,这部电影也不落伍。”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