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玉豹玉龙
开发旅游商品
本报讯(记者 肖慧 刘莹)记者从汉文化景区管理处获悉,管理处下设的旅游服务公司目前正将楚王陵出土的“玉豹”和“玉龙”打造成我市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首批预计5月底完成。
据介绍,当年楚王陵出土的200多件玉器,件件都是绝世珍宝,其中玉豹与玉龙更是精品中的精品。豹在我国有镇宅辟邪的寓意,龙更是吉祥与力量的象征,因此公司决定以玉豹和玉龙为原型制作特色旅游纪念品,其中玉豹按照出土时的尺寸大小制作,而玉龙则按比例微缩。玉豹的底部可以加宽延伸,制作成砚台或者镇纸;玉龙则制作成各种摆件、挂件,既具观赏性,又有实用性。首批制作的玉豹与玉龙旅游商品以玉、琉璃为原材料。
据了解,公司除了制作玉豹和玉龙旅游纪念品外,还计划将当年楚王陵庖厨间出土的荸酱和储藏间出土的汉人沐浴所用的各种中草药香熏研制成旅游商品。荸酱是西汉时期宫廷用荸荠和肉特制的一种酱,而香熏则可以与同期出土的汉代搓澡石一起制作成“沐浴用品礼盒”。
本报讯(记者 刘苏)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中国汉代地下珍宝展》,将于5月5日至11月11日在剑桥大学开展。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玉棺等240件馆藏文物将再次走出国门“舞汉风”。
此次展览汇集来自徐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精品182组。其中徐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103组、240件。4月7日,这103组文物在徐装箱完毕运往广州,取道香港空运至英国。
据徐州博物馆馆长李银德介绍,展览适逢中英建交40周年和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又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周年,此次展览已被列入伦敦2012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之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表示,举办如此规模集中反映汉代文物的专题展览,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此次展览是中国汉代文物考古最高水平、最新成就的集中展示。其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工艺最精、等级最高”的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以及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可谓精品中的精品。
李银德告诉记者,此次赴英展出的文物都是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精品,240件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20多件,这些文物堪称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除大家熟悉的金缕玉衣之外,还有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龙、玉戈、玉剑、石豹镇、玉熊镇;东洞山汉墓出土的龙凤貘纹玉环;驮蓝山汉墓出土的陶绕襟衣舞俑。此次展出必将为英国和欧洲观众了解中国汉代文化艺术打开一个窗口。
李银德说,2008年,徐州曾在英国埃塞克斯郡肯彻斯特城堡博物馆成功举办了“王的守护者——中国徐州汉代陶俑艺术展”,参观者达5万人次,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4月6日下午,英国策展方负责人徐智音女士在徐州博物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次展出应该是在英国举办的最大的一次汉代文物展出。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已经腾空4个展厅迎接这批汉代文物。展览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为墓葬守护者,展出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小型兵马俑、北洞山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以展现汉代高规格的送葬军阵;第二部分为宴饮娱乐。通过汉代舞乐陶俑、乐器、酒器、烹饪器等展示,再现东汉初年王侯贵族们歌舞宴乐的生活场景;第三部分是楚王墓,以复原的狮子山楚王墓室展示金缕玉衣及其他随葬品;第四部分为南越王墓,通过丰富的出土文物展示,体现融合汉、越、楚、蜀等多种文化特征的独特南越文化。
徐智音告诉记者,为了此次展出,英方筹备了整整3年。此次活动将从5月5日开始,11月11日结束,为期半年。
剑桥距离伦敦只有40分钟的车程,伦敦奥运会期间,估计将有很多的欧洲游客前往参观。4月8日,记者在菲茨威廉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一篇名为《寻找不朽:中国汉代古墓珍宝》的文章已经出现在其网站首页面。文章重点介绍了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相关文物和活动的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