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市剪纸艺术家吴国本 文/本报记者 蒋新会 图/本报记者 孙井贤
艺人简介:
吴国本,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文化部“德艺双馨奖”获得者,上海民族画院副院长(教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追梦的少女》荣获第三届(山西·大同·广灵)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汉风情韵》获第五届(中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银奖;《六百罗汉图》获首届中国(集美)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金奖等。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郭沫若曾诗赞扬州剪纸:“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我市剪纸艺术家吴国本的剪纸精雕细刻,深得扬州剪纸精、秀、灵、雅之韵味,在内容上,又场面宏大,蕴含徐州汉文化之精髓,自成一家。
艺海泛舟
孜孜不倦
1958年4月,吴国本出生于有着“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江西余干,这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灵山秀水给了他无尽的艺术天分和才情。吴国本从小就喜欢书法绘画,高中还未毕业,就因绘画特长被特招入伍。到了部队的吴国本在艺术的天地里尽情挥洒,画漫画,出板报,做宣传,搞汇演……他的第一幅处女作漫画《警惕》,1979年发表在《解放军报》上,从此而一发不可收。后来他开始学习制作剪纸作品,很快剪纸幻灯就获济南军区幻灯汇演一等奖,设计制作的剪纸风筝获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特别奖。此后,无论是在部队里,还是转业到地方,他对剪纸艺术的追求,都持之以恒,毫未松懈。30余年来吴国本在国家级媒体刊物上发表剪纸作品1000余幅。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及欣赏价值在国内大赛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屡获殊荣,作品被收入《世界美术集》、《中外剪纸精品集》等权威典籍,享有“世界杰出艺术家”称号。
风格灵秀
内容雄浑
吴国本的剪纸跟徐州传统剪纸艺人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他的剪纸线条细腻流畅,精雕细刻,具有典型的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特点。吴国本的剪纸作品大都是以徐州两汉文化为内容的,不仅具有汉画像石的雕刻之美,更蕴含汉文化的雄浑与大气。用两汉文化作为载体反映剪纸艺术,这是他剪纸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感悟,也是成就他艺术辉煌的最大助力。
1999年,吴国本带着几幅作品参加在成都“中国民间剪纸博览会”,这是他首次参加全国性展览会,本来他是抱着开阔眼界的想法去的,但是他的一幅具有汉文化内容的黑白剪影《牧归图》被评为铜奖,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徐州以两汉文化、楚风汉韵为世人详知。于是,他就以两汉文化为养料,精构思,细雕琢,历时3个月完成了其代表作之一《追梦少女》。该作品由多个画面构成,骑在马上的少女位于画面中心,4个角上陪衬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周边的16幅画面分别叙述了徐州两汉文化中流传的若干个优美神话故事。《追梦少女》一参展就荣获国际金奖,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热烈追捧。
二十年完成四幅图
吴国本不仅创作经验丰富,而且善总结归纳,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他著有《怎样剪纸》和《中国民间剪纸与创新》等学术著作。他认为剪纸是用工具在纸上的镂空艺术,应有时代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既要善于继承,更要长于创新。
吴国本执着地向剪纸艺术的最高殿堂迈进,他立志用二十年时间,完成四幅图。
第一幅图是《清明上河图》。此图长8米,用了5年的时间精心创作而成,共剪了588位人物,车船、驴马、街桥、河流等更是不可胜数,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剪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让人叹为观止。
第二幅图是《六百罗汉图》。此图长达40米,宽0.4米,共刻画了638个人物。作品在着重刻画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的同时,对人物背景的描写,采用了以少胜多、以虚衬实的手法,在整体布局和人物造型上注重和谐统一,画面结构严谨,人物比例适度,神态生动,形象鲜明。该图一经亮相就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受到各界好评。
第三幅图是《万万秋岁图》。该图是吴国本用近20年的时间,收集上万个不同的“寿”字,然后用灵巧的双手历时半年多,剪出了10000多个迥然各异的寿字。剪纸作品每幅长50厘米、宽26厘米,每幅作品外圈的“寿”字分别有100个,加上中间最大的一个“寿”字,共101个。作品中不同写法的“寿”字有机组合在一起,构图精美,作品线条流畅,给人以清秀雅致之感。
第四幅图是《千姿丽人图》正在创作中,内容为仪态万方的的古装仕女。这四幅图构图精巧,规模宏大,工作量浩繁,每一幅图都是鸿篇巨著。
吴国本说,现在剪纸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好的传承发展舞台,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他要尽力地传承发扬徐州剪纸文化,让剪纸艺术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参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