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的电视荧屏干净起来了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限娱令”推出百日效果显现

中国的电视荧屏

干净起来了

“限娱令”推出百日效果显现

中国的电视荧屏

干净起来了

4月8日,第二十二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在湖北武汉揭晓,作为颁奖活动之一的2012年星光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论坛同期举办。适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行100天,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中国社科院专家以及30多家电视台的负责人一起聚焦《意见》实施后的社会效应。

《意见》实施百日,电视荧屏有什么新变化,能否医治电视行业的痼疾?

求 变

黄金时段娱乐性节目减七成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表示,《意见》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总体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丰富形态功能,实现固本拓新。《意见》实施后,晚间黄金时段原有的126档娱乐性较强节目减少到38档。一批新栏目被相继推出,仅在广电总局备案的就有50多档新栏目,涉及21个类别,改善了晚间节目形式单一、内容雷同的局面。二是强化新闻立台,重视舆论引导。全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新推出的新闻栏目达20多档,如今新闻类节目日播出总量已达到193档、89小时,比去年增加了1/3。三是加强道德建设,坚守“文以载道”。目前,全国上星综合频道已开设道德建设栏目36个。

据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介绍,电视人也在努力寻找新方向、新的可能性,比如推进引进版权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去年3月,从国外引进的电视节目只有十几档,而去年10月,这个数字已经是几十档,现在还有几百档在谈。”王丹彦认为,这些努力将有助于电视节目多样化。“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电视荧屏干净起来了。”

求 新

构建符合主流价值的电视业态

随着新栏目大量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不再唯收视率是瞻,电视节目更加有味道”。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总编辑程蔚东的看法则略有不同:收视率仍然是必须关注的,但这个收视率应该是“绿色收视率”,是在坚持品位品格、坚持价值观之后,对观众的影响和争取。

李伟直言,此前一些电视节目存在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同质化的倾向。“比如某档职场招聘类电视节目,打着考察选手职业契合度的旗号,让选手在节目里比赛吃毛鸡蛋、水蟑螂等。这样的节目就是过度娱乐化的节目。”

电视节目的高度同质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后果便是节目制作很快走进了死胡同。”时统宇认为,同质化不利于电视节目的创新和长期发展。

“电视节目应该对于价值传播有担当。”东方卫视总监杨文红说,“观众不能仅消费电视节目,更应能从节目中感受到力量。”

湖南广电总台常务副台长、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说,湖南卫视转向了新的价值观和叙事逻辑,调整之后的栏目和电视剧,少了娱乐化倾向,多了对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但同时,也招致了青少年观众群体的流失。

和湖南台一样,面对刚满百天的《意见》,不少电视台仍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创新,总是与风险并存。

但李伟认为,创新是电视节目发展和进步的灵魂,电视媒体尤其需要创新,才能形成、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针对此前电视行业创新能力不足,“一家创新——多家模仿——观众厌烦”的恶性循环,李伟认为,建立奖惩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从群众、生活中寻找创新的动力,大力扶持少儿、动画、纪录片等节目形态,将是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关键。据了解,广电总局正在研究能够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科学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体系。

那么,什么样的电视业态才健康呢?“积极、竞争、多元、符合主流价值。”王丹彦说。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