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雨花英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张俊梅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对雨花英烈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揭示。在中国革命的风雨长夜中,雨花英烈们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他们前赴后继,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雨花英烈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映照着共产党人为实现初心使命而付出的异乎寻常的努力奋斗,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在前列的慨然担当。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雨花英烈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更为我们落实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为走在前列筑牢信仰之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雨花英烈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过反复比较、推求,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旦确立,就成为他们的崇高理想信念和毕生追求。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人邓中夏,虽然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会议,却全程参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业,一直战斗在中国革命的最前沿。1933年,邓中夏在上海法租界被捕。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酷刑审讯,邓中夏不为所动,坚贞不屈,他对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请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走在前列,需要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就要学习雨花英烈率先垂范,坚守信仰,传递信仰。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毫无畏惧勇敢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才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为走在前列夯实为民之本

“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雨花英烈,都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斗争。

雨花英烈冷少农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朴素而动人的表达背后,内蕴着共产党人对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走在前列,需要永葆初心使命,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就要学习雨花英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方能行稳致远、无往而不胜。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为走在前列增添斗争勇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雨花英烈始终站在斗争队伍最前列,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大无畏的奋斗和牺牲,纵然形势复杂凶险,斗争百转千折,他们却从来无所畏惧,一直前赴后继。

1931年,26岁的罗登贤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到东北领导抗日斗争,国家存亡之际,他凭借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情感和非凡的勇气信念,坚定地举起抗日义旗,创建东北抗日人民武装,用气节书写了这个民族最为悲壮的历史篇章。罗登贤一生三次被捕。1933年,最后一次被捕入狱。罗登贤说:“我是始终要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将我的生命献给我们的党与无产阶级。”

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是雨花英烈精神中最鲜明的特质。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就要学习雨花英烈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不懈奋斗中将信仰不断深化、延展。在建党百年的光辉时刻,在“两个大局”交织的关键时期,学习党史,缅怀先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要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雨花英烈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锤炼政治定力,增加再出发的底气,凝聚起万众一心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