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扬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就业、强人才、惠民生、促和谐,全力投身“高质量发展”新实践,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被省厅评为就业先进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扬中特色的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新路。
就业量质“比翼齐飞”
强化“精准推介”,
制定“3+1”对接帮扶机制,采取“识别对接、岗位定制、创业扶持、靶向保障”等措施,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630人。构建创业“五位一体”新机制,全年扶持创业672人。聚焦“四大群体”,遴选省级优秀大学生项目4个,成功举办“创响扬中”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进行“捆绑式”引才,全年共组织带领193家次企业,分21条线路赴38所省内外高校开展现场招聘活动;进行“内场式”招聘,人力资源市场全年举办公共招聘活动52场;进行“向外走”协作,对接苏陕劳务合作战略,去年共有53名人员来扬就业。组织21期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7期SYB培训。
多项社会保障“惠民生”
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运行,目前已全面完成相关人员改革准备期的清算工作,正在完善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改革后退休人员的申报审核,为养老金新办法核算做好充分准备。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待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135元,城乡居民养老金人均增加10元,企业、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人均工资增幅分别达6.5%和4.8%;全市社保覆盖率均达99%以上。不断创新社会保障服务。完善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工伤处理案前调解平台,高标准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人才引培迈出“新步伐”
高层次人才实现“精英引领”。坚持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以省“六大人才高峰”“双创项目”、镇江“金山英才”计划为抓手,实施人才集聚助推工程,目前已成功入选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个、金山英才计划2名、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54名,入选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高技能人才不断壮大。专技人才培养明显加强。工资制度更加完善。认真落实工资福利政策,及时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晋级、晋档、晋职后的工资调整工作,做好新设和调整特殊岗位津贴的审核工作,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规范。
劳动关系构建“更和谐”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以“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坚持协商共建、源头治理的工作理念,探索形成“和谐创建、监察执法、调解仲裁和维稳防控”四轮驱动的工作格局,督促119户用人单位与1978名劳动者补签订劳动合同,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健全。打造“保姆式、110式”管理运行模式,构建“服务型、执法型”劳动监察队伍,加强劳资纠纷监测预警,防范化解劳资矛盾隐患,全年持续开展3次专项检查、7轮欠薪排查。创新开展“巡回仲裁庭”,延伸仲裁触角,全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31件,结案率99.05%。
优化服务释放“创新活力”
拓展“网上、移动端、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和自助服务一体机”等五大服务渠道,拓宽个人缴费渠道,开通支付宝缴纳社会保险平台。持续“金保工程”二期建设,打造社保、就业、失业、人才人事代理等“一网同办”体系,实现公共服务“一网、一卡、一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更有质感。推动基层平台标准提升。目前扬中市省级标准化平台达标率为100%,镇江市级标准化平台乡镇、村(社区)达标率稳步提高。推动人社系统效能提升。。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新起点,扬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按照扬中市委、市政府人社工作总体部署,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创业赋能,为创新喝彩。
(姚森 李洁 姜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