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多彩·平等·包容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场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是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今年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世界瞩目。

文明之约,应者云集。多国领导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亚洲47个国家以及近50个域外国家的各界代表将齐聚北京,聚焦共同命运,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架设一座桥梁——在交流互鉴中探索相处之道

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5年前的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向世界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勾勒出各国文明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璀璨绚烂,和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从未改变。

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到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秉持正确义利观,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再到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不同于一些零和博弈的思维和搞国际关系“小圈子”的做法,中国引领的一条国与国相处新路正在铺就。

“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深刻道出文明与和平的关系。

来华参加大会的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表示,世界和平只能通过和平共处得以维护,而和平共处只能建立在文明间对话的基础上。

凝聚一种共识——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发展

半个多月前,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闭幕,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各民族交往的窗口,留下了宝贵的“丝路精神”遗产。

如今,源自中国、惠及全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建成一条文明之路,汇聚起各国共谋发展的时代动力。

这是一个个融通合作的现代“奇迹”——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通道,白俄罗斯创建起轿车制造业,马尔代夫架起第一座跨海大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

这是一个个沟通心灵的亚洲故事——中国医生为柬埔寨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治疗,给数以千计的患者送去光明;中国援建的小学让更多的老挝孩子背上书包,走进知识的殿堂;青岛“海水稻”在迪拜沙漠实验种植成功,为沙漠地区实现粮食自给、打造“人造绿洲”带来希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表示,亚洲各国国情各有不同,举办文明对话大会,可以让它们跨越经济发展差异、制度差异进行深层次的“交心”,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孔达帕利说,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避免文明冲突、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非常必要,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文明,并通过对话实现互利共赢。

同筑一个未来——在携手前行中汇聚精神力量

“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引发全球共鸣,产生深远影响。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中国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主办方介绍,除会议成果文件外,此次大会还将在媒体、智库、旅游、影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协议,发布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并出台具体务实措施。

4月底,中国先后同柬埔寨、老挝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将构建命运共同体由愿景计划转入全面落实阶段,成为不同文明、国情各异国家间开展紧密合作的最新例证。

分析人士认为,即将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体现出中国对传承和弘扬文明的守望坚持,更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作出了表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