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孙忠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反复强调“两个维护”这一根本要求。《意见》在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时指出,“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部分又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由此可见,“两个维护”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两个维护”之所以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新时代全党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重大指导价值。

一、“两个维护”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史看,树立核心意识,维护执政党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革命能否成功、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经验和政治觉醒。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始终强调“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873年,恩格斯发表《论权威》一文,认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夺取政权以后,都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利用这个权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去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苏共革命和执政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当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成功;200万党员时取得反法西斯和卫国战争的胜利;而当2000万党员时苏共却垮台了。其成功的秘诀就是苏共具有坚强的核心地位和领导权威,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其失败的原因是苏共放弃执政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权力最终导致亡党亡国。可见,“维护权威”“集中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足的政治基础和兴国安邦的政治保障,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世人瞩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两个维护”是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两个维护”是对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98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受人尊敬的成熟的领袖和具有领导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掌握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是何等重要。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革命每次陷入困境、导致失败的根源之一就是没有形成领导核心,没有权威的领袖人物,导致无法形成强大的领导力量。自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成熟的领导集体,才有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政治基础。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指出:党要更进一步地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全体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就要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全党要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就要有统一的核心

。正是有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党领导的革命才出现了重大转折,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为最终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树立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领导权威。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要建立起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一个团结的中央领导集体才是稳定的,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

。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三代领导核心,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可靠的政治基础和领导力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确立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实至名归、水到渠成。因此,“两个维护”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认识升华,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两个维护”是中国应对世界复杂变化形势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

纵观全球形势复杂多变,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心,在世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重要。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一切办法打压中国,阻止中国崛起。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陷阱”,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国际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勇于面对纷繁多变的国际形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和深刻变革。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外交原则,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作为、贡献智慧,赢得了世人的称赞。

针对有人提出中美之间是否存在“修昔底德陷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态:“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指出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

当前,美国不断升级对中国的贸易战,明目张胆打压中国发展,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形势,中国必须要有一个团结而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位有智慧、有勇气的领导人,才能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赢得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这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因此,坚定“两个维护”是中国应对世界复杂变化形势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

四、“两个维护”是把全面从严治党推行深入的政治保障

当今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又有诸多复杂的风险与挑战。总的来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

如何应对这“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以极大的政治决心和政治勇气严惩贪污腐败分子,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党风好转带来全社会风气的好转。今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维护”这个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清正廉洁。

五、“两个维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使命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具有权威的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名领航人。中国人民总结得好:是毛主席让中国人站起来;是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现在中国要“强大起来”,就要靠习近平总书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政治使命!

因此,把“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搞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