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大会要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低碳大会再次成为街头巷尾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大会的重要嘉宾——我市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重点用能企业和市属国有大型企业的经营者们对大会又有哪些关注的热点呢?22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参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丹阳龙江钢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集制氧、烧结、炼铁、炼钢、轧材和精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其核心产品是建筑螺纹钢和轨道钢。作为传统产业的龙江公司,2015年曾投入2亿多元上马了余热、余气回收系统,而这个项目企业年收益可达到了近1亿元。今年,龙江公司又投入了2亿元上马了烧结脱硫脱硝系统,截至目前项目已经改造到位,全厂都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低碳技术正成为龙江公司增效提质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我们关注低碳大会,特别关注大会上钢铁行业的低碳、环保、节煤等方面的新技术。”龙江公司副总经理陈钟峰告诉记者,“技术前沿的信息,企业获取途径比较有限,可是连续几年的低碳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从这个平台上了解到许多最新的技术,而这些技术信息对于企业发展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低碳大会,许多行业都会参与其中,这里不仅有供电、供热生产销售企业,但还有更多其它行业,多个行业的精英在一起交流沟通,不同角度的信息会形成碰撞,而这种碰撞有时就会形成思想的火花。有时候技术甚至可以跨行业作借鉴和改造,形成新的技术或是工艺流程。丰富的信息流也将进一步拓展企业经营者的视线和眼界。”说起今天将参加的低碳大会,镇江宏顺热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尹卫平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宏顺热电主要是发电、供热,在焦化厂关闭之前,他们主要是利用煤气,目前转为燃煤为主,所以参加此次低碳大会,作为中小型企业和能量转换生产型企业,他们非常关注低碳、环保技术和一些先进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技术,以及新能源设施设备。
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发电分公司运行副总工程师高炜将是第一次参加低碳大会,仔细研究过会议行程的他,对此次大会的主题峰会新能源产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希望能够从大会上吸取到更多超低排放的技术信息,回来后能够对企业的运行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能耗。高炜自豪地告诉记者,企业投入了3000多万元,在去年年底新上马了一套二氧化碳的捕捉系统,该系统捕捉的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用于生产,而且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级的干冰。他说“大会就是高层次的智库。希望能够多看看、多听听、多学习学习。”
与高炜不同,爱励铝业的总监郜森告诉记者,他更关注的方面是国家对低碳环保方面的政策,爱励铝业的起步比较高,他们的产业符合欧美和国家的环保标准,特别是在低碳和环保方面,许多指数甚至远远低于国家排放量的标准,企业的发展吻合了国家对低碳和环保的要求。而爱励铝业对于“合规”理念十分重视,非常关注国家政策,这可以更好地捕捉产业的政策方向,更好引导企业的发展。
在采访中,多位企业家共同表示,从多次参会的交流中不难看出:企业对于低碳环保的理念是日益重视,而低碳环保产业本身也是日益繁荣,而这些信息借助低碳大会正走向全国和世界。
一位传统产业的企业环保工作负责人坦言,过去我们也重视低碳环保,但更多是倒逼着在做。企业即便想进行一些节能和环保改造,有没有相关技术,去哪里找技术都是一个难题!现在则不同了,随着近年来环保风暴迭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低碳环保工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线,低碳环保产业也开始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新技术、新设施,为许多产业的革新和改造提供前提条件。近几年来我市低碳大会的召开,为这些新技术、新设施落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
本报记者 司马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