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2018年,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为镇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2018年,开发区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231件,其中新收案件6943件,同比上升5.64%,结案7414件,同比上升2.77%,案件质效稳步提升。“住改商”案件获江苏法院第十二届“金法槌”杯二等奖;“尚某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获评镇江市“十件优质案件”。吴茜同志获“江苏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依法履行审判职责

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新收刑事案件214件,同比上升10.88%,审结198件,对226人判处刑罚。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7名被告人被判刑。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件21人。审结假冒“吉利控股集团”注册商标罪案件,对被告人判处刑罚,并促使其赔偿被害单位30万元。审结全市首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件,通过电视、网络、微博以及“一起镇江”APP同步直播,多管齐下扩大法治影响力。

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新收民商事案件3547件,同比上升6.32%,审结3681件。依法妥善处理新型房地产经营纠纷358件,有效维护了丁卯“六大市场”稳定。深化“府院联动”,2018年8月镇江新区发布《关于建立破产企业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的通知》,助推破产案件审理。全年审结破产、清算案件8件,处理债权

1亿9717万,盘活资产6935万,妥善安置“恒顺达”等企业职工457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1件,有效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投资热情。

妥善化解行政争议。新收行政案件77件,同比上升14.93

%,审结77件。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以当事人主动撤诉方式解决行政争议8件。

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倾力维护司法裁判权威

该院2018年新收执行案件3035件,同比上升4.87%,执结3385件,同比上升13.86%,执行到位金额13.27亿元。“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的“三个90%,一个80%”核心指标已全部达标,其中,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98.05%,终本案件合格率100%,执行信访办结率100%,2016-2018三年首次执行案件执结率近99%。18项执行主要指标有6项居全市基层法院首位,

持续探索“智慧执行”新路径。2018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最高院《破解“执行难”取得大进展》一文,详细介绍了开发区法院通过网络扣划价值5万元理财产品的案件。尾数“四个8”的“吉祥”手机号网络拍卖5万元成交,受到《人民日报》关注并引用。根据电商平台、移动支付平台和通信运营商反馈的信息,成功拘传被执行人近40人,执行到位标的额近60万元。对接支付宝、余额宝、微信钱包等,查询冻结被执行人账户余额。法院“执行‘微创新’致力新作为”做法,被省高院褚红军副院长批示在全省推广。持续开展“上网下乡”行动,在网络、街道社区等“晒”出21批274名老赖名单。持续实施“执行无忧”悬赏保险,共计发放给举报人2.1万元保险公司的悬赏金。

坚决打好“执行攻坚”新战役。打造“老赖,每周见!”执行品牌。全年凌晨集中执行出动干警500余人次,破门搜查15次,拘传105人,司法拘留32人。打击抗拒执行行为,对2人予以罚款拘留。打好清理积案攻坚战、财产处置攻坚战、终本达标攻坚战,全力推进“执转破”工作,长期未结执行案件清结率达95%以上,先后引入第三方辅拍机构“快拍嘉”和“同伦拍拍”,提高标的物处置效率,在司法拍卖平台上传拍品133件,成交率60%,平均溢价率60%,最高成交价为1400余万元。通过执行救助,传递司法温暖,向4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6.76万元。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新机制。推行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定人定岗定责。出台《进一步加强查控资产管理处置的九点要求》,明确要求“以议价、询价为原则,以评估为例外”,确保第一时间处置查控资产。强化流程节点控制,实行“四查四问”工作机制、开展“3+4”行动,改变“一人包案到底”或“团队包案到底”传统模式,切实推进执行规范化,提升办案效率。

聚焦高质量发展

合力打造优良法治环境

深化“府院联动”,助推经济发展。形成《关于丁卯六大市场矛盾态势预警》《建议新区管委会完善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等报告,加快盘活“僵、烂、闲”资产,力求企业破产“零震荡”,有力推进了格林铭郡、嘉阳软件园、恒顺达生物能源、新辉煌重工等项目的资产处置工作,得到了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科比斯化工、科比斯肥业两家公司破产财产司法拍卖2500万元,溢价1500万元,溢价率84.80%。

提供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举办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参加行政审批法制对策沙龙,《2017年全区行政诉讼分析报告》被镇江新区管委会薛峰主任批示并组织专题研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执行行动,严厉打击恶意逃废企业债务行为,强化联合信用惩戒行动,将656名企业法人纳入“黑名单”。打造“法治惠企直通车”,打造知识产权高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镇江新区经济优质发展。《开发区反映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问题增多》信息被省委办公厅《快报》采用。

提供“菜单式”和“点单式”服务。完善社区法官联络指导调处机制,创新“人民调解+立案速裁”诉调对接机制,建立物业纠纷诉前“自行和解、社区调解、行政调处”三层过滤机制。梳理2017年以来破产案件、建设工程、商铺委托经营、劳动争议和物业纠纷“五大类案”1200余件,发出案件协办函,推动矛盾纠纷多元联动、源头化解。加强法治宣传促诚信,推进微博、微信、互联网、庭审直播、新闻发布“五位一体”建设,官方微博粉丝数达144035人,微信用户数1548人。打造“精准普法进社区”等品牌,深挖辖区“宜”文化内涵,完成《“法”文化与“宜”文化的融合创新研究》市级课题,助力法治新区建设。

稳步推进司法改革

有力促进公正高效为民

“速裁机制”快速化解矛盾。大力推进速裁团队建设,

2018年四个速裁团队完成了全院审理案件的50%。推进“集中化”开庭,多案同审、多案连审。注重收集总结判例,有效统一了裁判尺度和判决格式。深化“一张纸”效果,形成争议焦点一张纸,判后答疑一张纸,考核评测一张纸,规范速裁团队工作流程,提高服判息诉率。

科学管理提升“案件质效”。根据案件的繁简程度,设立三类法官库,形成七个专业化审判团队,提升“类型化”审判效率。统一法律适用,明确裁判标准,有效发挥质量“标准化”效应。推进内设机构调整,新遴选出2名员额法官,切实增强一线审判力量,充分激发审执队伍工作激情。2018年院庭长办结案件3085件,占全院案件量近一半。

“信息化建设”减轻办案负担。全省首家启动“云上法庭”,

2018年8月《法制日报》头版刊载《“云上法庭”敲响第一槌》。全省首家启用“司法送达服务联盟”,破解“送达难”问题。“基础性支撑”保安全,结合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全面升级法院监控系统,保障司法安全。

坚持葆本色守初心

致力铸就实干担当队伍

坚决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组每月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明确主题,一同学习、一同研讨;各党支部组织全体干警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开展“政治体检”,落实政治建设,从严管理监督干部队伍。

严格落实组织生活。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筑牢思想根基。推行党建“五星工作法”,抓好“三会一课”,提升支部组织力。每月开展党员“统一活动日”活动,举办“颂歌献给党”等党建共建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倡导正能量。

严格强化纪律作风。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建立履行“一岗双责”专题约谈制度,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梳理廉政风险点,列出内部控制制度清单,对重点部位和环节随时检查,及时消除风险。组织多种专题教育培训,分类针对性培养,着力提升全院干警业务能力。

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该院将一以贯之守护法治信仰,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创新实干、奋发作为,在新起点奋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镇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李平波 史元昭 童本宽 张凤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