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09432件,结案97888件,同比分别上升8.64%和14.6%。其中,市中院受理11730件,下降1.51%,结案11103件,上升2.11%。
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贯彻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全面推行“三项规程”,受理一审刑事案件3389件,审结3096件,分别上升7.11%和5.02%。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理涉黑涉恶案件8件116人。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审结故意杀人和盗抢骗等案件933件。积极参与“清风行动”,审结非法集资案件42件79人,涉案金额60.04亿元。
——妥善审理商事案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积极维护公平、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受理一审商事案件12349件,审结10677件,分别上升4.12%和27.49%。依法制裁违约失信行为,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4923件。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互保企业“破圈解链”,审结金融纠纷案件3668件。
——坚持全面平等原则,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坚持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和法律适用平等,出台工作意见,制定16项措施,加强产权保护。审结股东出资、股权转让、股权质押等纠纷案152件,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强化环境资源审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依法保障“263”和“116”专项行动,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853件,审结819件。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全面加强民事审判,强化民生权益保护。注重发挥民事审判维护权益、定分止争功能,受理一审民事案件35503件,审结30673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妥善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958件。依法稳妥处理劳资纠纷,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04件。
——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和改进行政审判,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受理一审行政案件798件,审结657件。通过释法说理、建议行政机关完善行政行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56件。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全方位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助力完善社会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加强“一室一站”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23个,成功调解案件4468件,设立律师工作站8个,化解纠纷147起。
——完善司法便民举措,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重建改建人民法庭3个,设立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室118个,实现诉讼服务网络全覆盖。
三、全力以赴攻坚决战,如期“基本解决执行难”
围绕“四个基本”总体目标,举全市法院之力破解“执行难”。受理执行案件33275件,上升6.53%;执结29557件,上升25.88%;执行到位金额64.42亿元,上升79.74%。
——争取各方支持,汇聚执行合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支持“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意见,推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完善“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实现银行账户、不动产、车辆网络查控全覆盖。
——强化科技运用,转变执行模式。推进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实体化运行,转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方式。实行执行裁决和执行实施相分离,设立执行裁判庭或专门合议庭,审结执行异议、复议案件839件。
——全力执行攻坚,加大执行力度。制定清理积案攻坚方案,常态化开展凌晨、夜间、假日集中执行289次,拘留669人次,现场执结794件,执行到位金额7275万元。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金融债权等专项执行活动。
——优化执行方法,提升执行效果。加强“智慧执行”建设,推广使用“微执行1.0系统”,启用执行案件“一键查控”系统和“司法辅助机器人”,查控执行财产149737次13亿多元。
四、持续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公正司法水平
——规范审判权力运行。尊重独任法官、合议庭法定审判组织地位,院庭长一律不再审批案件。组建审判团队140个,加强团队内部分工协作,发挥整体合力。
——优化人员分类管理。实行员额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和动态管理,增补25名,按期晋升等级64名。制定法官助理管理办法,分工明确、职责明晰、运行顺畅的法官助理机制基本形成。
——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按照“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要求,组建简易案件审判执行团队28个,速裁速执案件11512件。
——强化审判监督管理。建成案件质效智能管理系统,出台网上办案工作规定,实现办案流程信息化管控,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减少28天。建立严格审限管理“三项制度”,实行长期未结案件院庭长包案,长期未结案件下降75.69%。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司法能力建设。紧扣增强“八个本领”要求,全面提升干警执法办案、群众工作、调查研究和科技应用能力。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按照“强责工程”要求,明确党组主体责任23项和纪检监察专门监督责任26项。
——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出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的工作意见,全面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等工作的审议意见。认真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2019年工作安排
一是融入大局服务发展。主动把法院工作摆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积极为产业强市战略实施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
二是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妥善审理涉民营企业案件,积极为企业家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司法服务。强化产权司法保护,惩治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犯罪,依法调处民营企业产权纠纷,坚决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
三是全力维护民生权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保护的力度和司法为民的温度。加强环境资源审判,依法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
四是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全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细化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岗位职责清单和工作导则。加强办案团队建设,探索法官与辅助人员双向选择、联动考核。
五是从严管理法院队伍。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构建法院党建工作新格局。认真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加强审判执行团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司法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活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