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发区:让农村望见山水记住乡愁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为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日前,丹阳开发区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组织领导小组,设立了综合协调与改革创新组、“三高”农业与富民增收组、美丽乡村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组、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组、人才工作与组织振兴组、资金筹集管理组6个专项工作小组,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精准描绘乡村振兴蓝图。

“乡村规划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思路,量体裁衣,彰显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让农村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丹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束克之说,今年,丹阳开发区将把辖区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经费列入该区财政经费追加预算计划,组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深入开展驻村调研、逐户走访,充分听取村民诉求,到年底完成该区区域范围内村庄布局规划的完善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围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丹阳开发区成立人居环境工作整治和三清一改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与各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高效推进。

在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丹阳开发区拟定了政策保障措施。投资800万元建成年处理8-10万吨的垃圾填埋场,投资25-30万元对垃圾中转站进行提档升级改造,预计本月26日之前完工。农村污水管网改造由丹阳水务集团、设计院现场勘察设计,相关工作已结束,7月底将开始施工。

下一步将对各自然村共计404个河塘逐步进行清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5.3%,农膜回收率已达70%,规模养殖场治理率已达9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截至目前已清理乱堆乱放7处、乱搭乱建5处,拆除不合格的垃圾房15个。有序推进东青、镇北、荆林、张巷、马陵、建山、祈钦村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及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传统村落保护。

为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丹阳开发区的“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共涉及17个村(社区),该区2016-2018村级扶贫项目共5个,前艾村、镇北村、石潭村、新民村入股丹阳市惠农科技合伙企业,每村分别入股总额150万元,其中上级对扶贫项目的奖补资金每村7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入股项目年收益率达8%;颜春村新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楼预算土建总投入400万元,现已经封顶,预计本月底土建工程结束。目前,该区正在研究积极可行方案,让今年所有建档立卡户满足“两不愁三保障”,确保顺利通过脱贫验收。同时,该区组织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危房情况的排查,摸清底数,对存在危房情况的11户,该区已自行下拨资金,正在抓紧整改,确保今年内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实施品牌质量兴农战略,是增强乡村振兴的竞争力。丹阳开发区将全力推荐辖区内的“三品一标”企业参加丹阳市级“创牌立信”示范单位评比活动,评比成功后优先推荐企业参加镇江市级、省级农产品“创牌立信”示范企业(基地)的单位评选;帮助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在省级农产品展销平台上进行推介;重点推进建设其林村集观光、采摘、餐饮、体验农作、享受乡土情趣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园以及马陵村的香海琴枫浪漫庄园;今年将新建4条、总长达14.393公里的农村公路,为东部丘陵片区的茶叶苗木、农业休闲品牌招商引资提供基础保障。

(通讯员 开宣 记者 佘记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