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露 本报通讯员 戈太亮 李国军
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市公安局紧扣党建“书记项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以党建抓队伍促业务的工作成效,更大力度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安改革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引领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政治建警强定力
落实“书记项目”是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的重要抓手。2018年,市公安局按照“书记项目”“六有标准”推进工作落实,即:有年度任务清单、有每月活动方案、有主题内容资料、有活动记录影像、有报送的活动信息、有党员签到台账。通过召开“书记项目”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等途径来促进项目有力有序开展。此外,市局党委每季度都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书记项目”汇报会,让每一项工作落地有声。
除了实施“书记项目”,市公安局还打开视野、拓宽思路,积极推进“党建+”工程,与市委党校建立了“党建联盟”,成立分校,联合办班,打造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京口公安分局以党建“炼警工程”为引领,打造实境教育基地,该基地被市委组织部评为2018年度市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得到了省公安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政治建警需要贯穿于公安工作全过程,涵盖公安队伍建设各方面。记者了解到,2018年,市公安局作风办通过对基层执法所队和服务窗口的明察暗访,共查纠和督促整改各类问题隐患717件,有力防止了“四风”问题反弹。
队伍管理增动力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18年12月10日上午,64名新任副科职干部高举右拳,目视国徽,诵读誓词,向宪法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作出依法履职的庄重承诺。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金观表示:“向宪法宣誓,可以树立广大民警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市公安局将把宪法宣誓作为一项庄重而严肃的制度长期坚持,广泛在干部任用、入警仪式等工作中开展,使忠于宪法理念深入警心。”
2018年,市公安局完成了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政治体检”,解决了少数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能力不足、政治担当不够的问题。
为了培育和造就一批“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市公安局从锁紧制度的“笼子”、装好监督的“探头”、拍实查处的“板子”等三个方面入手,始终坚持好干部“20字”标准,规范选拔程序,严格把好动议关、预审关、考察关和廉政关,确保民主、公开、公正。
警营建设激活力
《110在行动》是一本以镇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成立30周年为背景,精选30多件鲜活生动的事例书写而成的公安报告文学。去年该书出版发行后,引发基层民警广泛共鸣,是我市公安工作从形式内涵上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的一项创新举措。
“队伍管理需严爱相济,要以高品质警营文化熏陶人、影响人、激励人。”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郦锡梅介绍,市公安局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落实了一系列措施激发警营活力。
2018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加大“功模”选树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好“双月好警”“季度好辅警”“五四青春警星”“镇江最美警察”等一系列评选机制,全年共有28个集体、314名民警受到表彰,其中集体二等功7个、三等功31个;个人一等功1名、二等功24名、三等功130名。
近年来,市公安局把广大民警实战能力提升作为警营文化建设的重点,着眼实战需求,瞄准打赢目标,完善实训体系,坚持从严治训。据了解,2018年市公安局以开展全警练兵考核活动为主线,共举办入警和晋升训练班7期,警务实战和公共基础科目训练班10期、警种和专项业务训练班13期,拓展和领导干部训练班3期,共训练民警3800余人次。
“用忠诚打造平安镇江,用党性守护万家灯火,全力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现代警队,全力护航社会公平正义、护航群众安居乐业。”陈金观向记者介绍,2019年,市公安局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更加守牢政治建警生命线,以高素质民警队伍保障镇江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