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丹徒构建“品质路网”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讯

近日,在省道243公路养护工程中,丹徒区公路处推出一款名叫“探地雷达”的道路检测神器,博得了不少同行的“眼球”。以往进行道路管养,养护人员大多凭经验和直观感受,根据路面龟裂、块裂、纵裂等问题,来判断路面的破损程度,但对地陷、纵向裂缝等,难以通过经验做出有效及时的判断。而“探地雷达”就像给人做B超一样,不用开挖道路,即可检测到肉眼不易发现的地下“病灶”。

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对区域内道路进行管养是丹徒区公路部门高质量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公路处以“畅镇江”四项行动计划为统领,解放思想、稳中求进,着力改革攻坚,强化管理升级,促进服务提质,构建品质路网,为丹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路基础保障,取得显著成绩。今年更是制定了全区国省干线路况综合指数(MQI)达到92%,路面破损率指数(PCI)优良路率达95%,路面平整度(RQI)优良路率达96%的高目标。

针对公路养护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干线公路的巡查力度,细化日常养护巡查制度,做到巡查有通报、整改有措施;结合养护巡查加强桥梁巡查和经常性检查,汛期、恶劣气候等加大巡查频率,及时处置发现的病害;做好公路小修保养工程、公路大中修工程、灾害防治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专项巡查,每月不低于4次巡查。

制定干线公路保养制度,进一步理顺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制定好干线公路保养制度,完善干线公路的养护考核办法,做好干线公路养护指导,做到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形成条块结合、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公路养护格局,实现干线公路“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全覆盖。

加强干线公路管养质量,以开展“养护管理提升年”活动作为载体,以推进小修保养精细化养护为抓手,按时完成小修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安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里程不少于5%;开展创“绿色、洁美、畅安、文明”普通干线公路专项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S243公路和S338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同时,做好常态化路面保养,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做好路面及路域环境保洁,推动公路科学养护,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在养护中的运用。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日前,丹徒区农路部门针对全区县道及乡村道电子地图数据库进行更新,此举旨在为构建农村公路养护信息的规范化、信息化提供保障,也为推行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全覆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通过对2018年度农村公路电子地图现场核查梳理比对,截至2019年2月,全区农村公路里程914.41公里,其中县道27条计201.23公里,乡道446.79公里,村道366.39公里。

近年来,丹徒区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作,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结构合理、循环通达的农村道路交通体系,为百姓出行带来便利,为乡村振兴铺就“快速路”。去年,全区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76公里,总投资1.6亿元。今年,丹徒区进一步彰显交通先导作用,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督导,促使各乡镇、街道、园区做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农路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管养模式,提升农路建设水平。

继续加强县道公路的养护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结合路政、养护、路网及各乡镇职责部门联合巡查,确保每周一次全覆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畅通。加强对养护处基价类、单价类项目进行认真核查、计量和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同时,继续做好农村公路行业管理,推动“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活动,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公路交通。

(王巧兰 朱则野 崔宁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