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美芳华,汗水写就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崔宁华

“三八红旗手”,这个只属于女性的荣誉,从来都是光彩熠熠。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辛勤和智慧撑起“半边天”,用奋斗“书写”最美的芳华。又是一年“三八妇女节”到来,让我们聚焦3位来自丹徒大地的女性人物,聆听她们的事迹。

茶农致富“引路人”

付玉香,199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墅山村地处丘陵,种植茶叶的农户较多,但大多数农户受技术、资金、信息限制,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销售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作为农技人员,付玉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4年,经常关注时政动态的她,敏锐察觉到国家将会越来越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于是她创办了墅香茶场,挨家挨户讲解茶叶发展的新理念,以及成立合作社的种种好处。同时,主动拿出自家的2间厂房,作为合作社办公用房。受其感染,村里108户茶农同意入社。2005年,镇江市首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本着“带着茶农干,做给茶农看,帮助茶农销,带着茶农富”的服务宗旨,内部实施七个统一管理,茶叶质量得到保证,长期困扰农户的销路问题得到解决,很快辐射到周边850多农户,面积1200多亩。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要和家乡的茶农们共同努力,使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茶更香。”多年来,付玉香耕耘在茅山老区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被广大茶农称作科技致富的“引路者”,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创业先锋

公益使者

胡国玲,2017年省三八红旗手。

胡国玲的创业从当一名卫生用品业务员开始,历经千辛万苦掘得第一桶金。2001年,她注册了镇江苏南商贸有限公司,用诚信赢得客户,公司代理产品挤进了旅游、万方、苏果三大连锁超市。此时,她又萌生了创立自有品牌,实现跨区销售的想法。2003年,注册了一款品牌卫生纸,一炮打响,不仅在当地拥有消费者,产品在句容、南京、溧阳、宜兴、泰州等地也占有很大市场。

商海拼搏之余,胡国玲不断加强文化知识学习,2008年参加了南理工举办的省第九期民营中小企业主管理研究班,次年又参加了北大EMBAIPB学习班学习。她每年还去上海、北京等地参加“企业管理”的讲座,吸取成功人士的经验,及时更新思想理念。2011年,胡国玲加入了镇江市女性创业促进会,并成为镇江市丹徒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胡国玲热衷慈善事业,把慈善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多年来,她坚持为区养老院无偿提供所有卫生用纸;并从公司旗下“大爱感恩本色卫生纸”提取部分利润用于慈善事业。她本人还参与了妇联组织的“社会妈妈”结对活动,资助贫困儿童。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40多年来,她只做了一件事——种田。

从开始的5亩到当前的500亩,家住荣炳高庄凡石桥村的沈填证一直在坚持着,被农业部连续两年授予全国种粮大户,她的农场成为全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典范。

改革开放初期,村里人很多外出打工,抛荒严重。当时还是村妇女主任的沈填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没人种,我来种。80年代初期,沈填证独自揽下了村里20亩地的种植任务。到2010年,她已经承包了村里200多亩土地。到2016年,她开垦荒地300多亩。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0多万元,带动全村5户、52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

时间就是生命,几十年来,沈填证坚持每天夜里一两点就起床劳动,在她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在田里,偶尔的松懈或者睡过头都会让她自责很久。辛苦的劳作使她身体大不如从前,至今已经做过五次大手术了,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一到田里浑身仍就有使不完的劲。

作为党员,沈填证敢为人先、无私奉献。早年间,村里收割水稻都是靠人力,费时又辛苦。当时,她的儿子刚结完婚,家里还欠债10万多元,但她还是克服困难,自筹资金26万元,购买了村里的第一台收割机,并低价提供村民使用,极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

“农田需要人种,我要站好自己这班岗,让子子孙孙看到我们前辈是怎样过来的。”在沈填证看来,现在党的政策好,种地还给补贴,作为种粮大户,她更要带好头,做好榜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