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助力民营经济再迎发展“春天”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胡建伟 林兰

镇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镇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9年1月12日选举汤小夫为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特此公告。

镇江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

2019年1月12日

中国经济能够创造世界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但在2018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面临着“五难”:融资难、降成本难、要素保障难、创新难、法律保障难。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2018年的一大“热词”,也成为这次人代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据了解,在这次人代会期间,代表们提出的83件议案中,关乎民营经济的占到了将近十分之一。

当然,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正如范明华代表所言,这其中有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竞争结果。由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放缓,但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给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但不可否认,也与政策落实不到位、运行成本高和营商环境等息息相关。

如何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代表们无论是在议案还是在审议中,都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季浩代表认为,落实企业减负政策要防止“口惠而实不至”,流于表面。他说,中央作出了战略决策,省政府出台了政策措施,作为市县一级除了要积极宣传贯彻落实之外,更应该积极研究辖区民营企业的现状,针对企业现有困难制定出相应帮扶措施,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到位,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渡过生存关、转型升级关。

郭琰代表提出,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潜规则”“区域优先”“体制优先”,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真正做到所有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他还建议建立容错纠错的工作机制,对企业在安监、环保等领域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企业一定的时间,让企业知道怎么改进,不能以简单的“关、停”来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

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朱爱萍代表建议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营企业办事便利,如在更多政务服务领域推进“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还有对正常生产经营的民营企业,做到“无事不扰”,但企业有困难、有问题,要能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另外,像王德标、王广辉等代表,也都在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用工和运营成本,优化金融服务、鼓励支持创新及提供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我市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高度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让民营企业放手发展,不断壮大民营经济,这极大地鼓舞了民营企业家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代表们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代表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做到“亲商”“安商”,助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