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11时18分,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3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脱硫、脱硝设施同步投运,经现场测试,除尘、脱硫、脱硝指标在国内同类机组中处于领先水平。
总投17亿元的华电煤炭储运码头实现首船靠泊,目前码头消防、安全专项验收已完成。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去年以来,下蜀镇始终坚持“工业强镇”主旋律,奏响“园区兴工”强音符,谱写“项目立园”新乐章,临港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同升。
工业引领促发展
经济产业齐兴旺
建华、北新等一批老项目顶住下行压力,持续稳定创收,挺起园区“脊梁”。传统企业纷纷完成了增资扩容、升级改造,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而新落户的企业又展现出盎然生机。
在该镇疏港路与沿江路的交接处,一建有利的几栋厂房雏形初现,“目前,我们正在做厂房钢结构主体施工,预计春节前主体竣工。”该公司项目负责人刘伟告诉笔者。与此同时,总投分别过亿元的东科新能源和宝威机械正在办理前期报建手续;联博精密五金二期两栋厂房建成封顶,计划今年5月份投产;和能人居、圣象二期、诺天环保、远大住工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稳步推进,为下蜀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号角在滨江临港吹响,百家企业铆足冲劲,蓄势爆发。去年,该镇在解放思想中瞄准目标、精准发力,在深度对标中自加压力、奋力冲刺,圆满完成了全年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其中,去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38.91%,占全年任务的125%。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67.9亿元,同比增长46.5%,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新增销售亿元以上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千强镇并实现跃升,位居471位,较上年上升272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下蜀坚持以“创”为“闯”,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激活科技资源,激励科研人才,使蕴藏在这片老工业基地内的科技势能不断转化为振兴动能。建华建材集团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上升至340位,获评2018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江苏天工科技钛合金新材料实验室成功创成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汤辰装备制造获评“2018中国建材服务业100强”称号;引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主导制定了一项建材行业国家标准……传统企业换上“科技新衣”,与此同时,创新平台日渐完善,去年,该镇举办首届“福地青年英才”下蜀赛区创业大赛,吸纳青年精英进入下蜀兴业,比赛的切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青年一代的身上看到了产业兴旺的未来。去年,该镇还创成了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改革活力初显现
服务效能渐释放
“深入推进‘精兵简政’、‘放管服’工作,以经济发达镇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改革工作落地见效,释放活力。”在该镇机构改革推进小组会议上,新上任的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波静如是说。前期,该镇已分批派遣党政领导与涉及改革部门的骨干同志赴徐霞客镇学习“取经”,为现在的正式改革铺路。
对照省赋409项权力清单与行政审批局等16个部门梳理对接,目前确定首批行政职权下放事项共计398项。通过合并规整,打散原有七站八所体制人员,改革重组成立“两办六局”,完成机关原有人员及新招录22名人员的调整配备工作,确保新的机构能够稳定并轨运行。
目前,装修一新的行政审批局所有权限机制在试运行,综合执法局硬件设施正在抓紧配备,新上岗人员也在培训后迎来了第一批办事群众。“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以最佳的状态服务群众。”新招募的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李杨告诉笔者。
下一步,随着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以及综合指挥中心的运用,该镇将着力做好“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格管治理”和“一个中心管调度”的“四个一”的文章,构筑起更加阳光、便民、公正、高效的亲商营商环境和惠民利民环境。
夯实民生工程
打造幸福“后花园”
在下蜀镇桥头老集镇,一处新建的红白黄相间的楼房在略显破旧的老集镇上格外引人注目。该村村书记沈京城告诉笔者,这是新建的桥头小学,建成后将方便临港工业区职工和桥头附近居民子女就近上学。据了解,该小学总投4000多万元,目前正在室外配套施工,预计春节前完成土建工程。
去年以来,下蜀镇始终坚持顺应民心、保障民生、维护民安,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描绘百姓满意的幸福答卷。总投2.47亿元的亭子安置房正在交付使用;总投入2100多万元的颐养中心基本建成,2019年初移交民营单位装修运营;实地开展通江河道污水排口调查和水质抽样检测,集镇片区(引河段)截污纳管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集镇生活环境……一批在建的民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另一批即将开建的工程也是民之所盼,为下蜀镇人民的幸福“加码”。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329户597人建档立卡户全部完成脱贫。招聘会开展9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余名。投入70多万元帮扶贫困人员601人,资助62名贫困学子入学,累计发放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助、救助金190万元,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及时帮扶。开展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共采集1123人,采集率达98%以上。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年排查各类矛盾260起,成功调解纠纷197起,解决各类信访案件54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除此之外,该镇文体活动蓬勃发展,下蜀茶香节和“武岐山—空青山”穿越之旅,成为该镇乡村旅游的活字招牌,打响了下蜀“茶”产业特色品牌。群众文化节和体育节着力打造老百姓自己的节日,让群众参与进来当“主角”,深受百姓喜爱。全年69场道德讲堂、百姓讲坛等活动的开展,把晦涩难懂的政策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通过故事、表演等形式展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获得了群众的点赞。另外,下蜀镇入选句容唯一一家江苏名镇志编撰工作,去年11月成功通过了省史志办验收。
擦亮生态底色
美丽下蜀露新容
去年,偌大的亚中化肥成功拆除,一个盘踞大片土地的化工企业轰然倒下,变成了眼前的一片废墟。欧瑞特颜料、光华水泥厂也纷纷关闭,前者目前资产评估已经全部结束,预计春节前全部拆除到位。
近年来,该镇按照“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坚决亮剑的姿态,全面整治生态环境,着力补齐生态短板,“263”专项行动、文明城市建设、河长制、“散乱污”企业整治接踵而来,镇村环境大提升、河道河塘“清肠洗肺”,违法违规生产企业或关闭或提升……下蜀镇朝着美丽宜居下蜀的方向,持续跑好生态建设接力赛。
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清除非法垦种河道9条28余公里,清运河堤砂石堆料3.6万吨,拆除河道违建厕所83余座、集中整治黑臭水体20处。26家砂石企业中12家问题突出的洗砂、石粉厂全部关闭,设备已拆除,其余14家砌块厂正在按照要求提升;9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16家废品收购点已经取缔到位;另有9家小企业和3家汽修厂提升整改到位……翻开下蜀镇这一年来的“战绩”,几组数据默默诉说着这一年是怎样抹去黑灰的“面纱”,为全市展现一幅多彩下蜀图。
只有把绿色作为底色,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子,发展才会有亮色。正如该镇党委书记郭江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进会上所说,下蜀镇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把牢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要突破“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禁锢,让绿水青山成为下蜀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
去年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下蜀镇、祝里村分别收获了“省级生态文明镇”“省级生态文明村”这一金字招牌,这场接力没有终点,人民期盼在哪终点就在哪。
(杨婕 谈建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