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正义在阳光下实现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谢勇 本报通讯员常文金

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是深化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不断健全完善联络工作机制,坚持“主动、经常、深入”的工作方针,拓宽联络渠道,不断改进联络方式,深入推进代表委员在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监督司法等方面的活动开展,助力代表委员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监督、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

带头办案看得见

“鉴于本案案情重大,公诉机关建议判处被告人陈某瑞死刑,根据法律规定,合议庭将在合议后,提交本院审委会决定,本案将另行择日公开宣判。”2018年11月15日下午,经过近3小时的庭审,由镇江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汤小夫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的陈某瑞故意杀人一案结束了庭审。这是汤小夫带头办案敲响的第一槌。

司法责任制改革前,院庭长对案件享有审批权,充当着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审判权运行存在着“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改革后,院庭长角色回归法官本位,强化了审判职责,通过院庭长带头审理案件,及时发现和解决审判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形成对审判工作的规范指引。一年来我市法院院庭长办案实现常态化,实行条线重大疑难案件由院庭长审理,审结案件50471件,占总数的51.56%。

人大代表们对院长带头审案和深化司法公开机制给予充分肯定。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巍表示,第一次参加旁听庭审,感觉法院办案程序严谨,司法公开做得很好,执行直播活动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

开展座谈听心声

2018年12月26日下午,江苏高院暨镇江法院工作情况通报会在镇江中院召开,省高院副院长李玉生和汤小夫分别通报了全省及全市法院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初步打算。10余名驻镇全国、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参加了会议。

“2018年省高院和市中院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强化法院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琳听完报告后指出。

提供“看台”见证一线

“全市法院雷霆行动2018协同作战现在开始,出发!”2018年5月17日上午7:20,随着镇江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章纯钢一声令下,来自全市法院20余辆警车、80余名干警奔赴执行现场——宝埝大酒店。随行的还有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检察院民行处检察官现场见证、监督。行动中被执行人被顺利控制,清场行动有序进行,共查封房间本次共查封房间46间,扣押保险柜2个,封存房内餐桌、椅子、餐具等动产共计2859件,张贴封条230张。

省人大代表封孝权表示:“以前在网上、微信上经常看到法院执行直播活动,今天是第一次现场参加,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打击老赖、有效地解决执行难、有效地提高了司法的公信力。”为代表、委员提供“看台”,让他们全面了解执行工作,是镇江法院强化执行监督、深化执行宣传的重要途径。

好建议助精准发力

“保护长江资源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一定要加强捕捞管理,特别要对捕捞网眼制定标准,现在连刀鱼幼苖都捕上来了,资源会枯竭的,你们的保护措施我非常支持!”2018年3月6日,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党总支书记聂永平发来短信,为京口法院的环保司法举措点赞。

为提高建议提案办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市“两会”期间,镇江法院都会安排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到代表委员分组讨论会现场,集中听取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并由相关部门逐项办理、回复,已经成了镇江法院的一项“规定动作”。2018年,镇江法院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件、政协委员提案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