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桥飞架,中国高铁将进入“悬索新时代”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这一天,注定将在镇江交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天,注定将在中国桥梁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2月26日,镇江新区五峰山脚下,一条崭新的“钢铁巨龙”横跨长江,连接着江南江北广袤无垠的土地。无论荷载,还是运营速度,这座大桥的数据都远超世界同类桥梁,并且首次实现铁路桥梁一跨越过长江天堑。

自此,这座“横空出世”的大桥将中国高铁带入“悬索新时代”,让世界高速铁路悬索桥的记录写上了“中国”的名字。

这是一座桥的故事,这是一个城的未来。

前世

百年梦想,一朝梦圆

2019年8月10日,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恭义荣获“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徐恭义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这个学校,曾经培育了卓越的桥梁大师——茅以升。

出生在镇江五条街的茅以升,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桥梁事业,但他一生没能为家乡建一座大桥。仿佛命运的安排,他的校友,徐恭义,在若干年后,成为镇江五峰山大桥的总设计师。

冥冥中,似乎回到了梦最开始的地方。

镇江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十字交汇处”,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历史上,镇江曾两次错失跨江铁路建设的机遇:一次是1899年计划建设的津镇铁路,一次是1936年计划建设的镇东铁路,最终皆由于战争等原因未能如愿。

如今,百年梦想,一朝梦圆。

作为连接连淮扬镇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南延的关键节点工程,镇江五峰山大桥的建设,成为实现梦想的舞台。

圆梦的大幕,在2009年底开始徐徐拉开。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着手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研究,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第二年5月,五峰山大桥在设计者共同的智慧下,有了最初的设想:设计为悬索桥,主跨超过1000米。

随后4年多时间里,经过无数次比对方案,补充论证,2015年1月,铁路总公司正式确定大桥按四线高速客运铁路、八车道公路设计,悬索桥主跨1092米。

梦想终于照进现实。2016年1月1日,伴随着新年第一缕阳光,大桥南主塔首根钻孔桩正式开钻。冲击钻轰鸣作业,推土机、挖掘机来往穿梭,运土车进进出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在这里持续上演。

“这是铁路人献给镇江人民2016年新年的最好贺礼。”现场,中铁大桥局连淮扬镇工程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陈明十分激动。作为项目部的总指挥,陈明带领他的团队,在五峰山脚下挥洒激情与汗水,奉献匠心与智慧,历经4年时间,谱写了壮阔的建设诗篇。

站在五峰山之巅,鸟瞰跨江大桥,长虹卧波,气势恢宏,气象万千。

作为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悬索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建成后的镇江五峰山大桥上层是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00公里,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预留两线),设计时速为250公里。

12月26日,这座世界级特大公铁两用悬索桥实现合龙,为中国高速铁路跨江越海积累了经验。

今生

自主创新,创造奇迹

主塔下的会议中心里,长长的大桥模型,牢牢地吸引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轻盈灵动的模型,与五峰山的灵山秀水融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渴望靠近它、了解它。

纵观大桥建设史,其实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正是通过自主创新,为中国实现桥梁技术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走进大桥建设工地,无法真正感受内心的震撼。跨度最大,荷载最大,世界最大陆地深沉井,世界最大直径主缆……这座跨江大桥集世界“九项之最”,足以令其傲然于世。从设计到施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这意味着必须要自主创新,要超越前人。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造桥人的肩头,或许超过大桥本身的重量。

“所有的‘第一’,都是从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中诞生。”总设计师徐恭义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长江在五峰山段江面宽度1000米,如果设计斜拉桥,其边跨势必很大,会造成资源浪费。悬索桥在荷载作用下相对容易变形而较少在铁路桥上采用,为保证大桥的稳固,大桥主缆直径1.3米,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直径主缆。

大桥北锚碇采用矩形沉井基础,沉井平面面积超7200平方米,为目前世界上平面面积最大的沉井基础。“下沉施工是大桥建设的重大难点之一。”中交二航局副总经理、镇江五峰山大桥项目经理吴维忠介绍,针对地质条件复杂、首次下沉沉井结构刚度弱的特点,二航局创新采取“十字槽开挖下沉法”,通过多种创新技术方案和工艺工法的有效实施,成功解决了超大型沉井施工的世界级难题。

奇迹一个接着一个。“首次在铁路道砟桥面采用轧制不锈钢复合钢板”“首次在公路桥面U肋板采用全熔透焊接技术”“首座采用板桁结合加劲梁的公铁两用悬索桥”……所有这些,都让五峰山大桥贴上“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悬索桥建设的最高水平”的标签。

所有奇迹,无不见证着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必将铸就世界建桥史上的技术高峰。

在陈明眼里,镇江五峰山大桥就像自己的孩子,从生下来,看着它一点点长成巨人。“在镇江造世界上最牛的桥,是桥梁人的骄傲。”陈明说,有幸参与五峰山大桥建设,是值得自豪一辈子的事。

未来

拥抱时代,意义深远

创新,推动着中国桥梁建造水平不断飞跃,镇江五峰山大桥的建成,将为人类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树立起新的标杆。而高速铁路悬索桥的工艺和施工标准,也将伴随着这座跨江大桥而诞生,由此形成的中国标准无疑具有世界性意义。

除了创新驱动,镇江五峰山大桥还将在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这是继润扬大桥、泰州大桥之后,我市境内第三座世界级跨长江大桥。2005年,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建成通车,“自此,镇扬过往交通由汽渡改为从桥上直接通过。”市地方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军表示。2012年11月25日,作为横跨主江、沟通南北的高速通道,泰州大桥通车后,成为连接苏南和苏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扬中昂首步入“高速公路时代”。

“这第三座世界级跨长江大桥,是实实在在,完全属于镇江的。”李海军表示,早在润扬大桥研究方案之时,镇江五峰山大桥的桥位与润扬大桥的桥位同时比选研究,当时因为要先建润扬大桥,五峰山大桥就进入了储备阶段,“连镇铁路项目前期的研究论证阶段时间很长,要拿出对镇江交通、经济最有利的方案。”

连镇铁路是国家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规划的“三纵四横”铁路网的南北中轴线,被称为江苏的“脊梁骨”,江宜高速公路是江苏高速公路网“五纵九横五联”中“纵三”,衔接京沪、沪陕等高速公路,是省内、省际间重要的南北向过境大通道。

镇江五峰山大桥是全线最大、最重要、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节点,大桥的建成,“不论是从完善长三角地区和省高速路网的角度,还是优化过江通道布局、区域路网结构的角度,都具有非凡意义。”市综合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石小武表示,大桥将分担江阴大桥、润扬大桥、泰州大桥等过江通道的交通量,通过南接线设置镇江新区东、大港等互通,实现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的快速转换,“对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北上南下、西联东出’的快速铁路格局,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将有力促进镇江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交通枢纽。”

“2020年底,连镇铁路通车后,乘火车从连云港到镇江,预计只要1.5小时。到南京将由7个多小时缩短到2小时左右,到上海由现在的12个多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左右,通行时间大为缩短。”正如中铁上海局驻五峰山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韦冬庆感叹:很快,盐城等城市也将融入高铁网之中。新航道的风涛声,已在耳畔激荡。

百舸争流,惊涛拍岸。潮平岸阔,未来可期。

横跨大江,连接南北,雄伟的镇江五峰山大桥,正引领大江两岸进入一个壮丽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 曾海蓉 配图 谢道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