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庆海 曹源 继业 本报通讯员 笪倩倩
从事了32年草莓种植事业的纪荣喜,凭着勇拼搏、不怕输的闯劲,成为当地口耳相传的“草莓大王”。如今,他又怀着甘奉献、共富裕的目标挑起句容白兔草莓种植示范党支部书记一职,将草莓种植技术免费传授给莓农们,被当地农民称作“草莓田里的110”。
甘奉献
倾囊相授“草莓秘籍”
“他心里只有草莓,最近从早上4点到晚上12点都在帮莓农挖苗移苗,手把手地教,传授经验。现在很多外地莓农都慕名而来,指明就要我们白兔草莓苗圃基地的草莓苗,他还要扩大培育数量,保证外来莓农有苗,高兴满意而归。”纪荣喜妻子贡明花心疼地说道,“现在日子好了,他还是天天在地里弄得像个泥人一样,累得头疼眼睛发红还要帮莓农送苗。”
纪荣喜打趣自己安慰妻子:“谁让我现在不仅是草莓大王,还是支部书记呢?他们有问题我不得去?”
2015年,纪荣喜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后,他进一步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白兔镇在草莓田间建立了第一个草莓种植示范党支部,由他任党支部书记,担负起“火车头”这一角色。在白兔镇组织部门的指导下,他和党支部里的党员示范户一起,吸收了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到草莓种植中来,免费为他们传授草莓种植技术。去年,已有9名贫困户通过结对的方式,迈出了脱贫的第一步。
今年,纪荣喜又打算通过新建成的500亩草莓扶贫基地,计划吸纳20多名贫困人员来基地务工,每月为他们增加2000元的收入,使这些贫困户也能顺利摘下穷帽子。纪荣喜的“莓课堂”在田间地头,成为联系百姓的桥梁、服务群众的驿站,发挥着党建工作的“智囊团”、党员示范户的“孵化地”、经验成果的“分享堂”作用。
勇拼搏
为产业富民难题“支招”
为了确保草莓品质不断提档升级,纪荣喜在“莓课堂”里每月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结合各季的生产开展活动,领着支部党员学习草莓育苗、大田土壤杀菌消毒、土壤培肥移栽整地、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如今,设在莓田里的党支部让纪荣喜成了莓田里的“110”。莓农们只要一有难题就往工作室跑,纪荣喜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解题释惑,有时间,还会骑个电瓶车到莓农的棚里给他们“把脉开方”。
为解决草莓种植“后继乏人”的难题,纪荣喜通过草莓协会牵头,尝试构建“基地+课堂”的“新农人”培养模式。邀请了时代楷模赵亚夫作为草莓技术总顾问,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平台,推进全程绿色防控、立体栽培、脱毒种苗应用、智能化温湿控制等先进技术,让“莓二代”们也投身到这份甜蜜的事业中来。同时引导莓农们栽种白雪公主、桃熏、紫金久红、容莓3号等十多个草莓新品,已有100多户莓农在他的指导下试种成功,亩增效益达到1000多元。为提升句容白兔草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还积极带领莓农参与全国各类草莓评比,近两年来,他组织选送的草莓囊括了国家级金奖7个,银奖若干,获得了南京金鹰超市抛出的“橄榄枝”,不断开拓着高档果礼市场。
目前,纪荣喜书记工作室一年要接待果农200多人,帮助解决难题60多件,由工作室牵头的各类培训25次,发布各类生产和销售信息100多条。通过“田间教学、劳模示范”的方式,助推草莓产业由过去单纯的增产向提质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白兔草莓的品牌效应。纪荣喜也由从前的“草莓大王”向着莓农们的“好书记”转型,带领莓农们在草莓质优上下工夫,摆脱大路货,走上精品化路线;并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让白兔草莓走向全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