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0载不断的追念中国清明节弘扬英烈精神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今年清明节,中国处处尽显“英雄本色”。

1927年的清明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不久后从容就义。

92年后,又逢清明节,位于北京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院的李大钊故居内,人流络绎不绝。来自中国各地的祭拜者在李大钊半身铜像前默默地鞠躬、献花,寄托哀思。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春祭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而在新中国成立第70年的这个节日之际,中国人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英灵。

在安徽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内,长眠着约2400位抗战英烈。2日上午,一些小学生排着整齐队列来到这里。年轻的守墓人欧阳,在烈士纪念塔前流利地为学生们讲解英雄事迹。

这座陵园是欧阳的爷爷为纪念牺牲的战友而建,并一直住在这里守护了30多年。直到2016年,老人去世,嘱托家人将其骨灰撒在园内。

欧阳在整理爷爷留下的讲稿、档案时,被英烈的精神一次次感动,他决定继承这份事业,“为了爷爷,也为这些英雄能被铭记”。

最近几天,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平均每天接待3万余名缅怀先烈的群众。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赵永艳认为,雨花英烈的事迹集中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新时代同样需要大力弘扬英烈精神。

中国的党、政、军、群10个相关部门在清明节前,联合部署了开展弘扬英烈精神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建馆13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近一千万人次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4月4日迎来大批为大庆油田60年开发建设而奋战的工人、群众。他们有的相互搀扶,有的带着孩童,共同缅怀王进喜。

“老队长,我们来向您汇报!”站在铁人王进喜雕像前,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张晶说:“咱们队2017年、2018年均成功进尺十万米,首次实现了钻井年进尺十万米两连冠。1205队,向老队长致敬!”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节点,中国人要追念的人很多。在焦裕禄的纪念馆、黄大年的学校、南仁东的实验场、张超的部队、王继才的海岛……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着英雄。

4日上午,近百名江苏省干部群众登上“守岛英雄”王继才坚守32年的开山岛,缅怀英雄。开山岛小礼堂内,气氛庄严肃穆。10时整,全体成员静静肃立,深深鞠躬,表达对王继才烈士的敬意。

在解说员指引下,人们一起重走了王继才烈士守岛之路,感受了王继才夫妇在环境异常恶劣的开山岛上,32年如一日坚守海防事业的奉献精神。随后,一面五星红旗在人们的注视下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海岛。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华儿女数以千万计。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离世时风华正茂,然而有名有姓列入烈士英名录的只有不到200万。

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4日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60多年后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与此同时,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媒体等发起的“寻找英雄”活动刷屏微信朋友圈。广大网民纷纷转发,帮助抗美援朝英烈寻找亲人。

4日10点30分,社会各界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送别日前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位救火英雄。西昌市和木里县降半旗,为这些新中国年轻烈士默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表示,近年来,中国人对清明节内涵的理解更加广泛深刻,不仅是祭祀祖先、假日休闲,更有追思过往、缅怀先烈。

“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当下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时代气质。”万建中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