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志奎
近年来,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消息不绝于耳。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市场翘首以待的补贴新政终于靴子落地。尽管对退坡情形早有准备,但今年“国家层面补贴减半,地方补贴取消”的下滑力度,还是远超市场预期,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构成巨大冲击。
政策变化到底有多大?翻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数据对比一目了然。续航里程方面,按照2018年规定,纯电动汽车补贴金额150公里以下车型不享受补贴。今年补贴政策将不享受补贴续航里程提升至250公里,同时享受补贴的续航里程也仅划分为250-400公里和400公里以上两档,补贴金额分别为1.8万元和2.5万元,补贴缩水近半。对此,北汽镇江公司生产技术部产品技术科负责人钟海刚表示,由于退坡幅度过于剧烈,短期内不少企业的收益很难达到平衡。“国家补贴大幅度退出,意味着成本要快速降下来,这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很大压力。”
新能源汽车补贴继续退坡,还表现在提升了获取补贴的技术指标门槛。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将进一步倒逼整个产业链脱离补贴依赖,专注于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改善盈利水平。车企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进而推向市场,与燃油汽车同台短兵相接,也有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全行业的市场化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保障是新能源汽车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鼓励,地方补贴取消后,原本用于新能源汽车个人补贴的资金,越来越多流向真正的充电桩终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上,保障电动车主的充电便利。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4862辆,折合标准车25025辆,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131个。目前充电桩的建设已被摆上议事日程。根据省住建厅的要求,今后新建小区都会预留一定数量的充电桩,以适应迅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终端客户需求。
补贴退坡给新能源车企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提高价格,把涨价压力传导给消费者,则市场遇冷;降低价格,成本压力难以自我消化。“这就逼着车企通过降低汽车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平衡。”
降低成本的第一步将剑指电池。钟海刚告诉记者,目前电池占到新能源汽车成本的40%左右。要想把电池价格降下来,这需要对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驱动、电池、电控“三电”技术实行变革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整车企业将考虑更具性价比的电池技术路线,而电池生产企业也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也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
根据一季度发布的数据,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数据一片飘红,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不过,目前政策尚在过渡期,后续影响还有待观察。业内人士表示,中等价位的车辆在价格上对燃油车并不具有优势,日子最难熬。此外,高端新能源车由于紧盯高端客户,预计受到的冲击不大。这部分消费群体经济实力较强,注重多重驾驶体验的尝试,也成为高端车企争夺的重要客户。
今年4月,北汽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品牌ARCFOX在上海发布。ARCFOX概念车ECF的量产版本计划于明年4月在北汽镇江实现投产。而今年年初另外一则消息也引起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震动。随着国外高端品牌特斯拉工厂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后补贴时代的高端市场上,新能源汽车近身肉搏,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