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宝堰文明新风尚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讯

近日,来自宝堰中学的学生们在宝堰镇人民法庭工作人员引领下,兴趣盎然地参观了法治文化阵地——法园、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调解室等场所。“通过这次文明实践基地的参观,不仅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还让我们明白要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一位同学在活动结束后表示。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举措,是加强镇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去年以来,宝堰镇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建成“金山理论讲习所”“乡风文明促进会”“道德讲堂”“蓝梦成长中心”等多处文明实践基地,并依托这些文明实践基地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演出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生活中知文明、讲文明、倡文明,让新时代文明滋润美好生活。

4月10日下午2时许,宝堰镇两场普法活动在不同的地点,面向不同的对象展开。在宝堰镇政府会议室,由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和宝堰镇总工会联合开展的“五一法律宣传服务月暨送下基层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机关干部和职工代表参加学习。丹徒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镇江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仲裁员、市总工会职工权益援助律师陈冰以“工会组织的法律维权作用”为主题,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形象生动的案例,向大家讲解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为预防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宝堰司法所和宝堰法庭联合开展了主题为“用法治力量呵护祖国花朵”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形式和后果是什么?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在宝堰镇人民法庭,法官助理沈陈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宝堰中学的同学们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讲座。把“大道理”转化为“好故事”,把“专业话”转化为“大白话”,把“大主题”变成“小场景”,不管是在镇政府会议室还是在宝堰法庭,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都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形式活、内容实,宝堰镇就是通过这样的公开课、讲座和交流,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让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志愿者是主力军。3月3日,已经持续36年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宝堰镇个体协会,在宝堰镇集镇举办“微善见大爱”学雷锋活动,向过往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预防消费欺诈、税法宣传、禁毒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等服务。“不忘初心,为民服务。”自1983年开始,宝堰镇个体协会每年3月都会走上街头开展为民服务活动。“36年的坚持,他们本身就是活雷锋。”街头一位赶集的老人这样评价说。据不完全统计,36年来,他们共计为民服务上万人次。服务内容也由原先的理发、电器维修发展到现在的法律咨询、税法禁毒宣传、环保节能等30多个,成为宝堰镇的金字招牌团队。

春节期间,宝堰镇成立了一支送温暖志愿小组,仅“翻看”一下他们的慰问名单,就能感受到这群志愿者的服务精神。他们慰问困难党员40人,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党员2人、建档立卡户144人、重点优抚对象151人、低保户193人、残疾人4人、特困职工8人、困难职工9人、困难教师6人、困难学生5人、普惠加专项慰问特困供养人员77人,同时为30名“兴教助学”的学生发放了新年祝福贺卡。此外还组织了2场“迎春风,送温暖”敬老院志愿慰问活动,1场残疾人之家迎新春文艺演出。这个春节,宝堰镇因为这样一群有爱无私、纯粹奉献的志愿者而温馨、美好,充满感动。

环境变美了,服务更优了,管理加强了……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给宝堰群众带来的最直观、最深刻的变化。据介绍,宝堰镇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朱燕华 朱则野 崔宁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