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护士节前,走近一人医“专”字号天使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王露 本报通讯员 朱研

贾静:在“专科”方向中找准职业定位

“当初没有想到护士会发展成现在这样,也能像医生一样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越做越专、越做越深。”18岁就成为一名护士的贾静,现任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护士长,全市第一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她也是市一人医第一位开设专科护理门诊的护士。长相温柔美丽的贾静笑言,2007年第一次在门诊4楼坐诊时的紧张感,她到现在都还记得。

15岁上卫校、18岁正式入职,在急诊室工作4年后,贾静调到普外科。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广州有学校可以供护士报考造口治疗师,不过名额有限,每年在全国只招收12人,贾静连续报了2年都没报上。直至2005年前往浙江邵逸夫医院进修、2007年参加完南京首期造口治疗师培训之后,她才正式开始了专科护理的工作。

“以前造口患者都由医生管理,医生手术病人多,很难顾及造口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我学习回来后就将这部分患者接手过来。”贾静由此发现,做普通护士时自己并没有关注到“造口人”的内心,深入接触后才了解到他们的痛苦。很多造口患者刚回到家时,对身上的造口十分排斥,根本“无从下手”,有些患者生活中遭遇极大困境与尴尬。作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贾静最大的欣慰,就是自己的劳动能有效促进患者融入社会,回归正常人生活。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对老夫妻,老奶奶因为患上智障长期卧床,身上有好几处严重的压疮,由于儿女不在身边,老爷爷每次都要花钱请农民工把她搬下楼,再颤巍巍地用轮椅推到医院换药。贾静了解情况后,就主动带团队为他们上门服务,教老爷爷换药、翻身,每隔一到两周上门指导一次。老爷爷学得很快,用近4个月时间成功帮奶奶把压疮治好了。贾静说:“你会发现,你的帮助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这种成就感远超普通护士。”

目前,市一人医门诊另外还有仇晓溪、徐晶晶两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她们3人服务方向各异,分别专注于伤口、造口和失禁问题。2015年,贾静前往香港进修学习失禁护理归来,同年在一人医开设了省内首家失禁护理门诊,并负责省内专科护士失禁方面的培训。“失禁问题是很多人以前不曾关注的问题,有些女性患者因为失禁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生活,这部分患者特别需要我们的帮助。”

百般努力之下,贾静及其团队所负责的“医院—社区—老年护理院—家庭联动失禁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项目,不久前获得了《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的2019年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贾静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专科护士可以作为的空间定会越来越开阔!”

十五载坚守,她们用新技术惠民

在市一人医有这样一支护理团队,她们通过多年努力,不仅在全省率先推进了钢针“零容忍”的国际安全输液方式,更运用专业知识,根据医生开的医嘱、患者用药等情况来为患者选择留置针、PICC等多种形式的最佳输液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

该团队负责人、一人医肿瘤中心护士长冯玉玲回忆:“刚开始的时候,患者对于钢针以外的输液方式难以接受,现在,肿瘤中心近99%的化疗患者都接受新型输液方式,一人医所有临床科室输液患者的置管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是一种目前被广泛推进的新型输液技术,一般可以留置使用长达1年,为患者提供了长期或反复静脉输液治疗的便捷。冯玉玲介绍,PICC一方面能最大化发挥药效,另一方面又能减少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和反复穿刺的痛苦。不过,很多患者对这一技术还有待充分认知。

有一名50岁左右的肠癌患者,在上海开刀、化疗一段时间后,因肿瘤转移来到了市一人医继续治疗。此前他从未使用过PICC,而他身上的血管基本都被破坏了,已经无法再正常输液。一开始,这名患者坚决不接受PICC。然而,为患者建立最合适的输液通道是静疗专科护士的责任。综合评估了患者的疗程后,冯玉玲反复耐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专业讲解,最终让他欣然接受了置管并完成了治疗。

自2005年市一人医组建了这支静脉输液治疗团队以来,原本是ICU护士长的冯玉玲,在国内临床界开始推行PICC的时候,她自费去上海学成归来。迄今已15年之久的专科工作,大大考验了冯玉玲和她团队的专业技术。从最初冯玉玲一人“单干”,一年只有7例患者,到现在发展为专门的静脉置管中心和专业团队、专用超声设备引导等,使置管更加准确;从单一科室肿瘤科到推广至各个科室,这支团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并因此获得了江苏省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江苏省静疗科技服务站殊荣,为省、市各大医院培养了相关领域的专科护士。

“甜蜜天使”们

为生命保驾护航

糖尿病患者到市一人医就诊后,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便会对他进行评估、初筛,对中危、高危患者进行重点护理,出院后再重点管理、定期服务。“从患者入院到治疗,再到出院,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人员衔接服务,对他进行‘全程管理’。”市一人医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士戴莉敏在其办公室内,向记者展示了一份份收纳整齐的患者档案。

一人医糖尿病专科护理学组是省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实习基地,目前拥有7名专科护士,包括4名省级专科护士和3名市级专科护士。专科学组旗下设有糖尿病护理门诊、糖尿病足病筛查中心,主要职能范围包括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专科护理门诊随访、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学校等。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NCD之一,预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然而国人对糖尿病的知识非常匮乏。”戴莉敏说,为科普糖尿病慢病管理及健康生活方式,市一医内分泌科于2007年组建了“甜蜜天使”志愿者服务团队,由包括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内的15名护士组成。

令戴莉敏及其团队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患者,被确诊为Ⅰ型糖尿病后,孩子父母非常着急。因为孩子每天都需要在学校内打胰岛素,戴莉敏就带着团队上门为孩子打针,还联系学校老师,希望老师多多关心孩子在校心理状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3年来,这位小患者的血糖一直控制得较好,像同龄小朋友一样活泼可爱,给予了大家无限安慰。

当下,“互联网+护理”席卷而来,而市一人医糖尿病专科护理学组早就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该院已将糖尿病科普活动发展到线上,建立了“甜蜜护航”微信公众号、“康复天使、棒棒糖”微信平台,7名专科护士常年“群内坐诊”,所有被确诊的“糖友”都能在线上接受专业化的“微管控”,团队还引进了省糖尿病居家护理移动App平台,运用“App诊所”目前共管理着400名糖尿病患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