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真情解忧,百姓暖在心头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方良龙 本报通讯员 陈生

“虽然昨晚下了一晚上的雨,但我们这里屋不漏、墙不潮,感谢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关怀。”“上面不漏,地下平整,窗户明亮,下水道通水。老式房子能修成这样,就可以了。”前天上午,记者冒着微雨走进老城区薛家巷43号,今年82岁的高贵生等住户向记者介绍公房大修后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善。

薛家巷43号前后两进,共租住着5户人家,此前因年久失修,屋面渗漏严重,墙面破损,粉刷层成片脱落,门窗老化后失去了挡风的功能。2018年7月,市云台房管处组织精干力量进行了大修。记者再访时看到,房顶整齐的大瓦保障了雨雪天的安全,新换的大红木门增添了几分喜庆,崭新的铝合金窗户通风亮堂,重新粉刷的内墙雪白清爽,替代水泥池的白瓷洗菜盆美观卫生,屋檐下挂着的香肠等年货则传递着浓浓的年味。

直管公房修缮一万平方米,是2018年民生十件实事39项细化工作任务之一。市住建局质安处负责人介绍,市区现有直管公房约20.5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老城区。为切实保障直管公房承租户的住用安全,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2018年实施修缮工程65处,涉及居户171户448人,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修缮费用约650万元。修缮内容主要包括:屋面、地面、墙体维修,门窗和老化线路更换,适当增加部分安全设施等。

“公房住户基本都是低收入家庭,属于弱势群体,这给腾仓带来不便。”市北固房管处工程科科长张海霞说,为此,他们分处维修、错时维修,工人帮租户腾仓,并紧凑安排工期,集中维修力量加班加点,尽量将维修对住户的影响降至最低。为维修远在谏壁的廉租房,维修师傅早上4点钟就出发,一直忙到晚上6点钟。修缮梳儿巷29号时,作业面十分狭窄。为方便居民出行,他们从后面围墙打洞进场,“虽然运距长了,人工增加了,但把方便留给了居民。”据统计,2018年该处大修33处,面积3665平方米;小中修1000多处,面积达2487平方米。

云台房管处直管4000多户公房,大都为老旧破房屋,2018年共修缮7400多平方米,并将危房修缮作为重中之重。三多巷15号为砖木结构两层楼,一半公房一半私房,私房已无人居住。2018年夏天一场暴雨后,私房屋面坍塌,三面墙体裸露在外。在原产权人及其子女都已去世的情况下,街道把私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墙体拆除,但公房住户仍面临安全隐患。云台房管处接到报修后再次排险,精心制订维修方案,采用双面水泥压力板封堵,起到隔断和防水作用,保证了楼上楼下公房住户的安全。

以人为本在公房修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小杨家巷18号为带“阁楼”的平房,面积30多平方米。租住着一对年迈的老人和他们的孙子,老人身体非常虚弱,一人卧床不起。“下场雨家里摆8个盆。但我们又特别担心施工中因震动等原因,引发老人疾病复发。”云台房管处工程科科长庄宇说,考虑到高温天气施工,老人吃不消,他们调整了工期。入秋时老人旧病复发,他们再次调整工期。待老人病情缓解后,经过多次与家属沟通协商,工程于11月中旬动工。修缮过程中,他们将老人临时安置到天井,并由子女全程陪护。工人把阁楼物品全部用彩条布包裹,减少屋面拆除时坠物、灰尘对住户的影响,同时增加人手抢工期,一天内修复完成屋面项目,尽最大努力减少了对住户的影响。

“只有用心用情服务,才能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真正做成民心工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我市继续推进直管公房修缮工程,已初排修缮面积8000平方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