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晟药业:中药材“吃干榨净”铸良方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记者 陈志奎

年初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市江苏天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其最新科研成果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项目荣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药传统生产过程往往伴随较多废弃残渣,资源浪费严重,而获奖背后是天晟药业独辟蹊径走出的一条资源产业化循环利用之路。

天晟药业将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出来,研制成针剂或胶囊。生产过程里的废弃物上演了一出“吃干榨净”的好戏。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天晟得到了最生动的演绎。

位于句容宝华的江苏天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天然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单体及医药原料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甘草制品生产商。同时,企业还建有省内唯一一家省级的中药单体研发中心。

全国甘草年使用量10多万吨,天晟药业一家的年使用量达到了1万多吨。作为国内最大的甘草生产企业之一,天晟药业一直关注中国甘草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该公司董事长季浩介绍,甘草是国家防风治沙的战略性植物资源,早在1987年就被国务院列为二级濒危珍稀中药材,并对其采挖、收购、制品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进行管控。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国内甘草蕴藏量急剧下降,国际国内市场又对甘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生产工艺使用效率低下,废液废渣无法循环利用造成环境污染,供需矛盾问题更加凸显。

以往,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成分,只占到甘草总量的3%-5%,余留部分几乎全部废弃。露天堆放,气味难闻且伴随蚊虫滋生。污染浪费难题如何破解?季浩表示,天晟药业通过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取得了累累硕果,“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就是解难题的法门,在这一框架里包含着一系列技术,目标就是吃干榨净,把过去在中药提取、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废液里以及残留有效成分全部提取应用起来。”季浩举例说,甘草酸提取出来以后,废弃物一一拣选出来,甘草黄酮既可以用于制胃药,也可做成食品添加剂;废弃物中的多糖同样是制作食品添加剂的好原料。而光甘草定则又可以用于美白美容,广泛应用于国际高级化妆品。

循环利用技术不仅应用于甘草,也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类中药材生产,进而提升它们的提取效率。以茶树为例,一棵茶树上除了芽尖和鲜叶可以被用来制茶外,其余部分基本作为茶废料处理。有感于资源浪费的天晟药业,联合中国医科大学开展技术攻关,致力于对茶叶底料进行开发研究,并发现其中的一大成分可以制成药物用于治疗老年痴呆。

目前这项冠之以EGCG名称的原研药项目,被列在了公司研发名单上。一旦通过试验审批投放市场,茶废料就将纳入资源循环化利用的轨道。“句容茶园众多,我们跑了五六个茶园,每个面积都有几千亩之多。按照市价40元每公斤计算,每亩茶园就将增加收入1000多元,并且茶废料中的纤维素、甜味剂等诸多元素都可以被提取出来,从而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目前天晟药业就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已新设四个课题组,着力推动这项技术深入研究,力争尽快实现产业化应用。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此,医药界有关专家表示,针对我国中药资源产业领域存在的药材生产与深加工产业化过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天晟药业参与的这一获奖项目围绕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各环节产生的不同类型废弃物及副产物,开展循环利用研究与转化应用以及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攻关与创新。项目创新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并在中药农业、中药工业领域得到有效推广,形成系列标志性成果,有力促进了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由传统线性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态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我国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