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翔
这两天,汽车圈尽是大新闻。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仪式的消息可以说是无差别刷满财经、科技、汽车媒体从业者朋友圈。按照规划,该工厂一期年产能为25万辆纯电动整车,包括Model
3等系列车型,时间轴则是今年夏天完成初步建造工作,在年底前开始Model
3生产,2020年实现量产。整个工厂完全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年产量将攀升至50万辆纯电动整车。开工仪式结束之时,马斯克把自己在Twitter账户上许久未变的“仰望星空”头像换成了一张画上滑稽小胡子的开心照片。
马斯克开心了,但他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者们或者就不那么开心了。因为,不只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的消息,还有另两则新闻。1月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数据,2018年,全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272万辆,同比减少6.0%,创下28年来首次年度下跌。而更让人感觉寒意的则是,2018年12月全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26万辆,同比减少19%,并创下连续
6
个月销量负增长的最长连跌纪录。而近日具体到新能源车领域的最热新闻,则是从今年2月起,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或将开始正式实施;其中,2月到6月为过渡期,补贴退坡幅度为30%;7月1日开始,补贴退坡达50%,到2020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会完全取消。
大气候似乎真的转凉了,偏偏这个节骨眼又加塞进来了一个生性就好动、总是在颠覆的“鲶鱼”特斯拉,不知道那些“沙丁鱼”们会怎么想?怎么办?
不过,也就是这个时候,中国全年汽车销量榜出炉了。车市“冬天”之中,有一家车企的数据却颇让人玩味。这就是连续两年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的吉利汽车。2018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1500838辆,相比2017年的120万辆,同比增长20%。这个数据,即使拿到合资车企中一并较量,也排到了第四名,仅次于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更有具体的销量构成分析指称,吉利的2018年数据是一份含金量极高的销量成绩单,标志着吉利已然起步,真正开始了与主流合资品牌的正面竞争。不禁想到,恰恰就是这个吉利,好像一直以来就头顶着中国汽车界“鲶鱼”的称号——
1997年,李书福领导的吉利集团进入汽车行业,就被当时的业界和媒体解读为汽车行业的“野孩子”。那时的李书福说了一句争议不断的名言:造汽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此后,吉利汽车可谓到处出头惹事——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打了“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出口中国第一辆量产跑车吉利美人豹……国内折腾还不够,2005年,吉利汽车第一次参加世界顶级车展——第六十一届德国法兰克福车展;2006年,吉利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制造和零售伦敦黑色出租车)约23%权益;2007年,吉利汽车360万奖金全球海选吉利新车标;2009年,吉利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自动变速器品牌——澳大利亚DSI……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当时几乎全世界都在讨论,“蛇吞象”“农村小伙迎娶欧洲公主”等舆论遍布,观点也是两边倒,一边大力赞赏,一边是唱衰……但也正是因为这么一条“鲶鱼”的野蛮生长,或也由于“沙丁鱼”们正在合资品牌的大旗庇护下“躺赢”,终造就了今天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而现在,则是一条体量更大、等级更高、杀伤力更强的“鲶鱼”闯了进来。不同于吉利依然是自家人,特斯拉上海可是美商独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