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镇江刑侦精神”解读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编者按:全市公安刑警系统正在深入开展培育“镇江刑侦精神”活动。作为践行团结、主动、奉献、创新精神的优秀代表,本期“警方”版集中推出4位刑警的人物报道,以期激发广大刑警乃至全市公安干警队伍恪尽职守、奋发向上的工作状态。

团结精神:体现在特别讲大局,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团队作用发挥明显,刑侦工作任务完成出色。

主动精神:体现在特别重行动,工作有激情,干事有劲头,敢啃硬骨头,急难险重迎头上,危险面前不退缩,主观能动性强,主动抢抓机遇,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奉献精神:体现在特别能吃苦,爱岗敬业,埋头苦干,事业心强,有责任担当,尽心尽责,专心工作,默默奉献,甘为人梯,无怨无悔。

创新精神:体现在特别爱钻研,紧扣新时代刑侦工作特点规律,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迎难而上,破解难题,奋力进取。

为民服务

他用漫画拉近距离

——记丹徒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赵益

本报记者 景泊 本报通讯员 曹伦平 孟凡野

与其他刑警相比,对赵益警官的采访是与众不同的,“有点子”“创新多”“创意足”……诸如此类的评价已经不足为奇了。

不善言谈的赵益一打开电脑……防范安全系列海报,超萌的警察形象、生动有趣的漫画、轻松调侃的网络语言等种种亲民一一展现。“为了满足不同群众需求,我总是不断在想如何推陈出新。”此时,专属于这位年轻民警的“特殊辨识度”,一下子跳了出来。

再看那电脑荧光屏前,深色警服,气定神闲的男子,越发显得灵动。“警营漫画家”、江苏唯一的“中国网事感动2018”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2017年第五届“镇江最美警察”、镇江2018年度“十佳好网民”……由他独创的用漫画构筑的警民关系,正在成为安全防范宣传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以漫画建立全新警民关系

“有困难,找警察!呆萌可爱的豆豆警官来啦!快快把他装进手机,有他随时陪伴你,聊天更有趣呦。”赵益制作的“豆豆警官”动画表情包在腾讯上线后,2017年5月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下载量就超过30万次,目前累计发送量达1800余万人次。

“在百姓眼里,警察的形象通常是比较严肃的,亲和力不够。”赵益说:“我想以微信表情的形式去交流或许可以拉近警民关系,让大家感觉警察其实有时也是萌萌的。”制作伊始,赵益征询同事的意见,选了一些聊天时常用到的表情。在24个表情中,有点赞、加油,有敬礼、集合,也有充满温情的早安、晚安等。赵益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抽空一点一滴制作,前后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最终顺利上线。

同时该卡通警察形象还获得了江苏省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如今,“豆豆警官”微信表情包成了镇江公安队伍里许多警察微信聊天时的必备表情。

为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高考期间,赵益还制作了一幅“一起来看看警察蜀黍的高考提示”漫画,用鲜明的色彩、可爱的人物向考生传达温馨提示。这组图制作好后,赵益就在网站论坛及朋友圈发布。该帖很快变成热帖,引来很多网友跟帖点赞。而朋友圈中,也被众多朋友支持转发。

紧扣防范特点创新宣传赢点赞

在赵益看来,由精美图画和华丽辞藻构成新媒体宣传作品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拉近警察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更在于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时刻,尽到民警为百姓服务的职责。

去年5月15日是第九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主会场就设在镇江。为让更多人熟知并参与“5·15”宣传日活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设计制作《2018年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系列纪念邮品,该邮品的设计者,正是赵益。

赵益原先在派出所工作多年,作为社区民警,在日常的接处警中,赵益就曾多次见到因一时糊涂而上当受骗到派出所来报警的群众。在对诈骗犯罪深恶痛绝的同时,赵益内心深处也受到深深的触动。

在“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赵益结合公安机关收集和提供的典型诈骗案例、骗术手段、防范提示等素材,采用了大家熟悉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火中取栗”“拆东墙补西墙”“竹篮打水”“丢西瓜捡芝麻”以及“击鼓传花”等俗语和故事进行创作。经过多次完善修改,赵益最终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将防范知识变成一个个引人深思的“微故事”。

目前这些漫画现已被制作成明信片对公众免费发放。群众通过这组漫画,从中能学会防骗知识,远离投资陷阱,免受侵害。漫画完成后,针对目前大家都喜欢使用微信的特点,赵益还特意学习了如何制作H5。该H5上线后立即刷爆朋友圈。短短两天时间,点击量达到40万,并被大量转发,赢得群众的点赞。

团队作战

他冲锋在侦破一线

——记扬中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刘静

本报记者 杨佩佩 本报通讯员 曹伦平 孟凡野

“不好意思,在外地出差,只能在电话里接受你的采访。”电话那头扬中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刘静抱歉地说。为了侦办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他和同事已经出差20多天,能否回家过年还不一定。

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每当有案件发生,刘静都会带他的队员们义无反顾选择在一线岗位上默默地奋战。他们先后侦破扬中影响恶劣的2018年初某涉恶专案、费某某系列盗窃串案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案件。由他负责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工作,成功止付人民币达300余万元,为人民群众挽回了损失。在抓捕一起省公安厅目标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刘静还英勇负伤。

团结创新,为平安扬中保驾护航

2016年6月以来,扬中市公安局紧扣治安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充分整合专业警种侦查资源和手段,创新性建立并完善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技术互补、机制改革”为核心的专业合成研判工作机制。刑侦大队高度重视合成作战中心建设,投入搭建合成作战平台。作为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合成中队负责人,刘静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终于在2017年年末将合成作战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每一项制度的建立、每一点成绩的取得,其中凝聚着刘静的无数心血。

2018年6月24日凌晨,犯罪嫌疑人费某某窜至扬中市三茅街道某小区胡某家中,攀爬阳光棚至胡某家二楼西侧阳台,采取撬二楼阳台门的手段进入被害人家中,窃得价值约100余万元的财物。

该案案值巨大,社会影响非常恶劣。接到报案后,刘静带领合成作战中心人员立即启动合成研判机制,会同多个警种部门,分析案情,串并案件。经全国多库联侦系统现场足迹分析、现场监控资料分析等,最终串并本地盗窃案件11起,河北省石家庄市盗窃案件1起,福建省福清市盗窃案件1起。

经过多方侦控、调查取证,终于查明,2016年以来,嫌疑人费某某窜至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苏省扬中市、福建省福清市等地,采取撬窗入室等手段实施盗窃,跨区域性流窜作案21起,窃得黄金首饰、现金、名贵手表等物,涉案价值二百余万元,扬中市公安局为人民群众挽回了财产损失,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团队作战,侦破多宗重大案件

为了侦查团队能力的提升,刘静完善了团队情报会商制度。市公安局要求合成研判侦查团队情报会商时间实行重大警(案)情的实时研判和周例会研判两种形式,重大警(案)情随时会商,每周召开刑事案件分析研判,汇总本条线工作情况,指导破案;合成研判侦查团队一队、二队实行周值班制度,承担值班期间内的案件配合侦查等任务。

刘静所带领的合成侦查团队,实现了“情报引领,精准打击”,2018年以来扬中市共立“八类”案件22起,破获20起,破案率90.9%;相继侦办一起持械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案,现已移送起诉33人;侦办祝某某等人非法买卖枪支案件,首次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该案共刑拘13人。

自合成作战中心成立后,2018年全年扬中市共立刑事案件1440起,同比下降3.2%,破获刑事案件493起,破案率提升6.1%;共查获刑事犯罪成员543名,公诉400名,其中侵财类犯罪公诉120名,判决涉恶人员数86名;抓获网上在逃人员78名,其中历年在逃人员12名,外地逃犯24名。刘静与所有刑侦民警一起奋战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奋不顾身,不分昼夜,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钻研业务

他用韧劲“各个击破”

——记丹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侦查员刘扬

本报记者

胡冰心

本报通讯员

张杰

云南保山的大山深处,几名民警驱车行驶在仅有车身宽的盘山公路上,车辆拐弯时外侧的轮胎都有一半跑在了悬崖外,让人胆战心惊,这不是影视作品中的镜头,而是一名普通刑侦民警的工作日常。去年五月的一天,刘扬用了一天来回的时间,在云南保山辖区的深山里抓获了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

今年32岁的刘扬主动钻研反电信诈骗相关侦破技术,从“门外汉”到如今全国“圈内”小有名气,让骗子们更是闻风丧胆,这背后有他无数个日夜的刻苦研判、有他为破案披星戴月地赶路、有他为抓捕犯罪嫌疑人没日没夜的蹲守……

面对案件,他不走寻常路

2018年4月,丹阳市民莫女士报案,称被骗9000多元。刘扬连续奋战40余天,查询分析涉案银行卡、第三方账号5000余个,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在海量的资金数据中研判嫌疑人取款地、取款嫌疑人身份,最终确认9名诈骗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为破案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情报支撑。

刘扬发现,莫女士被人以冒充银行客服的形式骗走卡内的9000余元,根据资金流显示,被骗资金直接进入某大型购物网站的电子产品商户,购买了两部iPhone手机,配送地址在北京,没有具体门牌和姓名,收货手机已经停用,诈骗嫌疑人使用的电话号码是香港号码,无处查询,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刘扬没有放弃,多次赴北京开展工作。经过大量走访和调查锁定诈骗团伙北京洗钱人员李某,经对李某审查得知诈骗嫌疑人落脚点在海南。刘扬再次梳理洗钱人员与诈骗团伙间的资金流水,多次去海南出差调查,最终一举打掉流窜在海南儋州、东方、海口等市以羊某为首的诈骗团伙,破获全国各地电信诈骗案件一百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钻研工作,他比会计还专业

刘扬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侦查系,接触反电信诈骗工作时间并不长。一开始,他对POS机编号、商户账号、银行流水号、交易号等一窍不通,可凭着一股韧劲硬是各个“击破”。如今,他身边的同事都笑称“你比会计还专业!”刘扬还在全国行业内做了一个专业课件,深受业内老刑警的好评。在大队领导眼中,他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吃苦耐劳,主动学习各类专业技能知识,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

如今,他的反电信诈骗办案水平和经验已在业内流传,现在还兼职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外聘教官。“干刑侦,就要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不懂不会,可以学嘛!”他笑着告诉记者。

面对家人,“拼命三郎”很愧疚

老家在青海西宁的刘扬提起家人,一脸幸福却又有些愧疚:“一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办案、出差工作中度过的,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他已在丹阳成家,妻子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也非常忙,女儿出生后基本都是丈人丈母娘帮忙带,真的非常辛苦。

“我每次出差回来后,女儿撒着娇粘着我,又有久别后的害羞……”说起女儿,这名硬汉露出了柔情的一面。前不久,因为妻子工作忙,把女儿送去了青海老家照顾,回来时,爷爷奶奶送孩子上飞机,因为忘带身份证、只带了户口簿,机场工作人员需要查验身份,需要孩子说出爸妈的名字。“当时才一岁八个月的女儿脱口而出,‘我爸爸叫刘扬,是警察,他现在去抓坏人了!’后来,家人告诉我这一幕,我眼泪都出来了。”刘扬感动地说。

明察秋毫

他让谜案“开口说话”

——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陈嘉佳

本报记者 胡冰心 本报通讯员 张杰

没有厮杀格斗,没有惊心动魄,甚至不曾亲手抓捕过犯罪分子,却在侦查的战场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代替无法说话的亡魂发声,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让犯罪证据和过程呈现在阳光下。从警14年,这位年仅36岁的法医一次又一次破译死亡密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这就是我的使命!”

他就是镇江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陈嘉佳,他2006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刑警支队刑科所DNA室民警。

一丝不苟,连续作战为死者说话

去年9月26日,市区芙蓉路附近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尸体头部缺失,疑是他杀。通过对尸体体表、衣着的检验无法辨明尸源,查明尸源、寻找线索成为首要任务。

陈嘉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案发现场是大片茂密的芦苇和杂草。他不顾条件恶劣,一头扎进草堆,提取了大量的生物物证。当天,他所在的刑警支队DNA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通明,次日上午无名女尸肋软骨的DNA检出,紧接着又检出一男性个体DNA,这些重要的数据,为案情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次日中午,有群众报案称家属失踪,经过查证发现与无名女尸的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刚刚经历短暂休整,陈嘉佳再次请缨投入战斗中,第一时间提取了失踪人张某的生活用品进行检验。经过大量刑事科学技术手段,陈嘉佳用科学结论为案件最后定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击即中,屡破大案要案

去年5月9日,医政路2号某居民家中失火,一男子死于家中。经消防部门救火之后,现场变成一片汪洋。陈嘉佳克服困难,在淹及小腿的“水潭”里仔细勘察现场,认真仔细提取每一份生物检材。勘查完现场之后,由于吸入了有毒气体,他几度眩晕站不稳脚跟,却依然咬牙坚持工作。

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不辞劳苦。2017年以来,他受理了血样2万余份,检验建库样本4万余份,目前已将库存积压的样本全部结清,同时破获了大量案件,为刑侦绩效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建库工作,他协同民政部门对需要上报户口的无身份证明儿童开展专项打拐和亲缘比对工作,至今出具了相关鉴定书70余份,打拐库比对报告200余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在去年的最后一个月,他通过刑事技术手段破获了系列盗窃案100多起。

一片赤心,舍小家尽职保平安

“法医担负着为生者申冤、替死者昭雪的神圣使命。”在14年的法医刑侦生涯中,陈嘉佳始终把这句话作为人生信条。

去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评论员文章——《为你的幸福守望》,以陈嘉佳国庆假期放弃休息、拼搏在破案第一线为由引出全文。文章指出,国庆假期,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民警陈嘉佳没有休息,仍在忙着工作。远在安徽的母亲只好坐火车赶到了镇江,想看看半年多没见面的儿子。谈及儿子经常加班,母亲表示“决不拖儿子后腿”。儿子的坚守,母亲的理解,定格成一幕动人的画面,让人既感动又钦佩。这是全国首次以公安民警的感人事迹引出主要版面重要版位的评论员文章,也是镇江首例。

“儿子已经9岁了读三年级,可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合,我经常缺席。”陈嘉佳说起家人,有些自责,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半夜或者和家人团聚的过程中接到电话就要立即离开赶赴案件现场或实验室,认真检验收集回来的物证,不得出结论绝不收兵。

“用知识看穿迷雾维护法律尊严,就是刑事科学技术的精彩和魅力所在。”陈嘉佳说,终极梦想是“人间不再有犯罪,人间不再有伤害”,为了这一梦想,他和同事们一直在努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