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冰心 本报通讯员 戈太亮 王珏
小窗口,大服务。于公安工作而言,一个小小的窗口,连接的可能是千家万户。你递交的每一份材料、每一件申请,由窗口进入警务处置流程。窗口的服务质量、效率直接影响着市民生活。
2018年,市公安局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目标,持续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为民服务平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全力打造“一站式”“一条龙”“一张网”服务亮点,全年公安窗口累计办件30余万件,在政务服务中心对41家入驻单位双月考评中,连续6次考核排名前列,获评“服务优胜窗口”。
“一站式”办证圈
满足群众新期待
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醒目的位置摆放了2台自助照相机、2台港澳台自助签注机和1台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近期窗口又引进了2台居民二代身份证自助办理一体机。为了让办事群众熟悉操作,每台智能化设备旁都有专人主动帮助、引导,方便办理。现在的公安窗口,照相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5分钟,再次签注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2分钟,审批效率实现了“质”的提升。
几天前,市民高女士成为公安窗口“尝鲜”居民二代身份证自助办理的第一人。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房产业务的她,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即将过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公安窗口,没想到通过自助拍照、自助核验指纹、自助缴费,简简单单15分钟就完成了身份证换领的信息录入,转身又在窗口当场领取了临时身份证。
高女士提出何时能领取二代身份证,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其“扫一扫”“镇江公安二维码办事”展示箱,方便其随时随地查询身份证办理进度。“镇江二维码办事展示箱”是公安窗口顺应网上办证趋势,首家推出的特色服务措施。市民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可直接进入事项申报页面,化解了电脑端在线办事频繁点击的不便。
临走时,高女士又向工作人员咨询了驾驶证的换领手续,得知一楼交警车管服务站就能办理全省范围内驾驶证异地补换领,且只需一张身份证,她感叹:不用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门,所需证件就都能办齐,确实方便了老百姓!近期,车管窗口还实现了申请材料“四个减免”,窗口服务实现了“一证即办、一窗通办、自助快办”。排队、填表、交材料、找零钱,这样繁复的手续已一去不复返。
“一条龙”服务链
企业办事更简易
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降低运营成本,公安窗口自加压力,在各类改革中勇当排头兵。
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服务支队副支队长罗志远介绍,全面推进“3550”改革过程中,公安窗口协助工商部门细化举措,目前新设企业公章备案、刻制工作已全面下放至公章刻制业经营单位,无须前往公安窗口另行备案;下一步还将通过“一张网”、微警务等载体,开展“互联网+”公章刻制办理服务。“证照分离”改革过程中,公安旅馆业、保安培训单位行政许可推行“告知承诺制”,申报材料符合要求,当场核发许可证,并将服务触角主动延伸,从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上认领单位信息起,就主动与单位负责人取得联系,联合工商、卫计委等部门,提前上门开展行政指导,告知其办理要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之一就是引进“人才”。公安窗口认真贯彻“三项制度”,为在我市就业、求学的省外异地群众办理身份证1.2万余张。与此同时,出入境服务推出高层次人才“上限办”、绿卡申请“主动办”等服务举措,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120余人次,并对有需要申请证件的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开辟服务“绿色通道”。
“一张网”需求点
让智慧“e警”更通达
几个月前,镇江人张先生致电公安窗口咨询,他计划次月前往西藏旅游,但刚到西安工作,无法在西安办理边境管理通行证,暂时也没时间回镇江办理。窗口工作人员随即推荐他使用省“一张网”平台,并耐心讲解省政务网在线办理操作流程,接收到电子申报材料后迅速审核发证,当天就将办理好的边境通行证寄出。截至目前,“不见面”审批已经在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备案、剧毒化学品购买、人口信息查询和边境管理通行证等事项上取得成效,累计完成线上办件349件。
为进一步深化“不见面”和“跑一次”改革,公安窗口审批事项在省“一张网”上线率达100%,“不见面”率为87.8%,并力求在流程上谋创新,以“人口信息查询”事项为突破口,经过技术改造,将原本的邮寄送达结果,调整为用户中心电子化反馈,申报用户可查阅下载办件电子档自行打印,最大限度简化“快递送”环节。
如今,公安窗口已逐步形成线上的公安微警务、省“一张网”公安旗舰店平台,与线下的出入境、车管、综合实体窗口之间相互配合、补充的良好局面。在线下服务中,公安窗口创新引入了人像比对系统,应用于临时身份证、异地二代证办理身份信息核实,通过比对人证是否一致,避免冒领情况发生;同时全面取消申报材料中的复印件要求,主动提供复印或扫描服务,抓细抓实,切实解决群众办事堵点和烦心事。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不断提高窗口的服务效能,打造公安窗口服务“金字招牌”,让为民服务更优质,让群众办理业务更满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