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豪 邰美子
“多亏了我们村书记党建项目“兴村富民带头人”呀,不然我这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近日,后白镇延福村后倪自然村龙虾养殖户倪小海检查龙虾生长情况时感叹道。
倪小海妻子患免疫系统疾病,父亲患有严重糖尿病且眼睛已经失明,加之女儿还在上小学,巨大的医疗费和学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2016年倪小海纳入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不服输的倪小海找到村委会,于2017年开始从事龙虾养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努力,让家庭走出困境。
适逢延福村书记党建项目“兴村富民带头人”实施,为帮助倪小海脱贫,村里不定期请专家上门指导。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通过辛苦经营,目前他的龙虾养殖已扩大经营水面80亩,年收入十余万元,真正成为脱贫人物的典型。
去年以来,后白镇党委政府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围绕村户增收、民生改善,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推动扶贫攻坚,提前一年实现整镇脱贫既定目标。
党建项目引领
打造扶贫产业“强”矩阵
党建引擎阔步推进镇“党组织创富帮富工程”,21个村全覆盖,抓推进、树典型、立标杆,将党建组织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形成你追我赶、增比进位的良好发展氛围。
在新一轮达新标开展以来,后白镇已累计申报各类扶贫项目59个总投资5365.8万元,其中2018年申报28个当年投资2333.9万元,年度到账奖补资金2216万元,年度项目申报数目、所获奖补资金数额,均创历史新高,有力撬动了村集体发展新活力。同时依托后白镇草坪产业特色、交通区位优势等申报草坪种植类项目15个、广告牌类项目8个、光伏类项目6个,通过省级电商一条街和“后白悠品”品牌建设,特色小镇、省级草坪研究院、省级草坪产业标准化制定实施,万顷良田项目推进,草坪、电商、光伏三驾扶贫产业“马车”带动,其他产业项目联动,形成发展新动能,为各村集体经济年稳定新增收850万元以上,全镇21个行政村完成经营性收入2228万元,所有行政村集体年度经营性收入均超过80万元。
富民政策导向
实现立体帮扶“稳”脱贫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伊始,该镇随即制定实施了富民政策,“三举措”确保稳定脱贫。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无论是确认进入还是脱贫退出,都严格按照上级政策执行,力求不漏报、不错报。同时市定民生政策和镇定富民政策并行,针对老年人五保,残疾人补贴、大病救助,把握“就高不就低”原则,对脱贫有难度、不符合两保标准、又缺劳动力的,实施镇村兜底帮扶。并依托镇慈善基金会建立扶贫基金,年度共募捐资金190.14万元,其中镇配套25.26万元,镇村共发放119.13万元,用于低收入户慰问、大病救助等。开展“1+1”结对帮扶行动,镇江、句容及镇村干部共219个帮扶责任人与全镇826户低收入户结对,通过介绍就业58户、向45户低收入户子女提供助学金、不定期走访慰问等推动帮扶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依托草坪产业,扶持低收入户23户从事草坪种植,各村草坪项目务工机会也优先提供给低收入户。此外,作为省残疾人光伏扶贫项目重点镇,全镇共有67户安装了光伏发电,其中建档立卡户35户,户均年增收约3000元。针对26户支出型低收入户,该镇和江苏银行联合开展“银正合作金融扶贫”活动,光伏扶贫项目正抓紧推进实施中。
民生公益改善
提升群众幸福“高”指数
该镇围绕人居环境做足“民生文章”,累计申报文娱广场、道路硬化亮化类公益扶贫项目11个,实施3个安置小区及敬老院提升工程,农村面貌展现出昂扬生机。投资1.5亿元的“后白菜篮子”中昶邻里中心,集农副产品交易、苏果超市、社区教育于一体,成为该镇优化生活服务功能布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重要标志。形成村村建设文体广场,镇定期组织文化惠民活动的景象,并通过百姓大舞台、送戏下乡、送影入村,启动文化“双抢”工程,对“镗舞”等非遗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等,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同时该镇还集中人力物力打造振兴路行政服务一条街,在原有镇“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陆续将农服中心、计生办、国土所、市场监管局、建管所、人社中心等部门单位迁入,硬件服务条件省内一流,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