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楼社区处于城乡接合部,地理位置特殊、复杂,流动人口众多,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从而实现了社会治理的全方位、全覆盖,使社区管理无缝隙,服务居民无盲点……”在日前召开的丹阳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向社会报告、让群众满意”专题报告会上,丹阳市开发区高楼社区党委书记丁金平在交流座谈中表示,“下阶段,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网格服务加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实现零信访,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高楼社区是丹阳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12月丹阳部署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专题会议以来,丹阳市委政法委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坚持“实体化+实战化”运作,积极主动攻坚推进,丹阳各镇区、相关部门全力落实网格规范化建设“四个到位”的要求,划分网格1002个,搭建了具有丹阳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联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初步形成了“一个终端采集、一个中心指挥、一个平台共享”的信息化治理模式,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全力打造平安建设的“丹阳高地”。
为构建全要素网格体系,坚持实用实战。将丹阳划分为1002个网格,共划分自然网格949个,专属网格53个,实现网格之间不留白、不交叉。将该市1334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全部纳入网格员管理范畴,目前,丹阳共有网格长949名,专兼职网格员4851名。按照丹阳民政系统统一要求,在社区、网格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将网格长和网格员的姓名、照片、电话、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并会同丹阳市委组织部协商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和网格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网格员的考核、工作保障和奖惩措施。经过2018年12月的集中攻坚,丹阳各镇(区、街道)中心已基层建设到位。在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方面。与公安、政务办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寻求省项目组和电信等相关技术开发公司的技术支撑,建设符合丹阳实际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在网格层面统一使用全要素网格通,在市镇层面建设联动平台,汇聚网格员采集上报信息,实现事件的智能分派和联动指挥,丹阳“一个终端采集、一个平台联动、一个中心共享”的网格化治理信息体系已于2018年11月建成运行。
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坚持共建共治。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为主阵地的基层工作平台,实现信息、资金、人员、场地等资源有效整合、多方共享。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采集上报、核实情况、指挥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的闭环处置流程,目前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全面展开,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50余万条。2018年以来,通过网格处理各类5113件,办结5011件,办结率达99.8%。围绕公共安全、社会风险隐患、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四大方面,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一人采集、各方应用、全网关联”。并吸纳社会力量、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群众自治,形成多元共治共享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下一步,丹阳市委政法委将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通过升级改造市镇村三级网格服务阵地、规范市镇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村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工作职责等,加强平台中心和信息化建设,通过统一编制培训教材和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打造新时代具有丹阳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记者 佘记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