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唱响“政协好声音”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郑谐轩

市政协办公室荣获2018年度市级机关部门综合考核第一序列第一名,“政协好声音”被评为2018年度市级机关“三个争创”十佳服务品牌,机关党建工作在市级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市政协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在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两个特色党日活动被市级机关工委评为“最佳党日活动”……2月12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二天,从市政协机关召开党的建设暨作风效能建设大会上获悉,市政协机关创新开展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过去的一年,在市政协党组的领导下,市政协机关党委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中心任务,强化双向发力,坚持品牌引领,积极探索特色党建,实现了常规工作常抓常新,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习+调研,坚持“政协特色”强化思想建党

坚持将政治引领放在首位,通过常委会议、主席会议、政协讲堂、集中培训、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会、“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从学习研讨入手,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学习大研讨”,做到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交流发言全覆盖,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首次举行全市政协系统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研讨会,形成研讨文章30多篇、其中报送省政协的7篇全部被省政协汇编成册,镇江在全省政协系统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党组领导带头讲党课,为机关党员干部解疑答惑、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在全机关掀起了支部书记上党课、党员干部讲“微党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研讨,机关党员干部形成了30余篇学习体会文章,其中10篇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

市政协机关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肯干能写”之风,鼓励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与聚焦主业、钻研业务结合起来,把调查研究与学思践悟、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聚精会神抓学习,知行合一搞调研,在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新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社会救助工作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有分量、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在把学习同履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注重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落实到改进工作上去。如:创新专题议政类常委会议开法,引进委员提问与部门回应的现场互动环节;结合民生关切议题,举行“政协开放日”,7月份的常委会,首次邀请19名人才代表、市民代表、网民代表列席,拓展了收集民情民意的渠道,扩大了政协工作的影响力。

制度+考核,树立“政协标准”履行管党责任

强化建章立制,促进作风规范。协助市委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先后制定了《深化“效能革命”的实施意见》《党员岗位积分考核实施办法》以及《机关干部人事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支部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学习,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促进了机关规范化建设。

强化考核管理,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增进工作实效。积极推进党员“先锋亮绩、积分管理”制度,将党员积分制管理与公务员日常考核、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并作为优秀党员评选重要依据。通过每月党员自我打分、党小组长核分、支委会审定、集中公布积分等程序,推动党员日常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做到全面管理、全程留痕。结合机关实际,研究出台了《市政协机关绩效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突出职能工作、党建工作、作风效能、争先创优等内容,对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实行百分制考核,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协机关。

平台+项目,打造“政协品牌”服务发展大局

建立支委会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支委会认真研究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并实行项目化运作、清单化分解、制度化推进,细化“施工图”和“时间表”,明确完成时限,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规范做好机关党员信息管理、党费收缴工、支部活动信息上报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一季度一次的支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力促支部高质量建设。

打造“政协好声音”服务品牌。召开了全市政协宣传工作会议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以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合力宣传政协工作、展现委员风采。一年来,《人民政协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市政协特色工作近百篇,《镇江日报》等本市媒体更是常态化介绍市政协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为进一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发出政协好声音,市政协办公室将“政协时空”专栏改版为“政协好声音”,同时运用微信、网站等传媒,把“政协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去年编辑出版的《1983年镇江市管县口述史》《镇江味道》成了很多读者的“抢手货”。

认真实施“双联双提升”书记项目。结合政协

“主题活动”开展书记项目,让机关党员干部更好地密切联系委员,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质效,带动委员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提升委员履职质效,党组成员分别联系3-4个党派界别,各支部分别联系本界别委员,所有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参加主题活动,广泛联系委员、联系群众并提供优质服务。在“民主监督‘263’、政协委员在行动”主题活动中,机关党委发出号召,各支部主动融入,各位党员积极行动,与1400委员一起,跑现场、察实情、提建议、促推进,对100多个生态环境项目开展民主监督,有力助推了“263”行动落地落实,在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中彰显了镇江作为,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协和省政府“263”办公室充分肯定,《人民政协报》专题进行了报道。

教育+监督,营造“政协清风”加强自身建设

责任在肩,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担当,制定市政协党组工作规则,发挥党组在常委会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配强班子,充实力量,机关党委领导班子调整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新增机关纪委副书记1名,各支部新增纪委委员1名;做到党建工作与政协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制定了“两个责任”清单,开展了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建立了自查自纠机制,形成重视党建、支持党建、做实党建的工作格局。

教育先行,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井冈山、延安、瑞金等地,开展“讲政治、懂政协、强素质”系列专题培训,有力提升了机关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学习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强化廉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立行立改,扎实开展党内教育活动,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不断巩固深化自身建设成果。

监督从严,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组织多场警示教育会、报告会、撰写廉政格言,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党组成员认真填写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全程记实。机关党委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与各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进行目标考核。机关纪委通过推送纪检在线、廉政要闻,每逢重大节日发放廉政提醒卡,促进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政规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我最喜欢的廉政警句格言”评选活动,共征集到65条,邀请书法家委员对获一等奖作品进行书写,在政协机关悬挂宣传打造“廉政长廊”,并制成精美书签发放,积极营造机关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