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润州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隆重举行,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一堂,他们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积极为润州高质量发展奉上一份份智慧力量、一条条箴言良策。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润州全面发展城市经济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压力下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开拓奋进,城市经济发展成效初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更加优化、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在润州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回顾这一年,润州以思想解放破解现实难题,以重点突破带动发展全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经济、生态、民生等各项事业亮点颇多、成绩斐然。
坚持“产业强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均全市领先;镇江农批市场被评为农业部蔬菜定点批发市场,桃园菜市场开业,远洋菜市场、南山路菜市场按序时顺利推进,万科倍全邻里中心布点16家社区店;全区PM2.5年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全市最低,同比下降8.2%,降幅全市最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5%,增幅全市最高;刘素萍家庭医生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七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省卫健委列为首批社区医院建设试点……
这一年,各街道也抢抓机遇、创出特色,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七里甸街道获批省级创业型街道,引进多家总部企业,金融集聚初具规模;官塘桥街道全力打造小微企业集聚区,民营经济绽放新活力;宝塔路街道高效服务重点产业项目,经济总量稳居全区第一;和平路街道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服务业投资领跑全区;金山街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西津渡景区已成为沪宁线旅游新地标;韦岗街道率先完成西南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民生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南山街道南入口、东入口整治全面启动,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润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提升之年。放眼新的一年,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经过一年探索,润州产业定位更加准确,产业思路愈加明晰,为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按照区八届三次党代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这两项全局性任务,以“深耕城市经济”“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目标,推动城市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奋力开创润州“强富美高”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规上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增长10%;现代服务业应税营业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作为引领新征程。2019年,润州要实实在在干出新的业绩,继续坚持项目引领、产城融合导向,丰富传统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发力点,全力构建与润州主城区特点相适应、资源环境相协调、区位优势相融合的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能级。
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市场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润州将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铁腕抓治理,源头抓管控,严格抓督察,持之以恒推进“263”“116”专项行动,让天蓝、山青、水秀、城美成为润州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品牌。
此外,润州还将努力办好涉及民生福祉的十件实事。这之中涉及教育事业布局、养老服务保障、文化惠民供给、群众居住环境等多个方面,反映了润州区坚持民生优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实民生项目,进一步践行改革发展的成果、红利普惠于民的承诺与担当,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徐晨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