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句容市茅山镇集中精力谋发展、促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致力特色发展,
呈现了跨越赶超的发展态势
生态农业特色彰显。农业基础支撑更强,农业适度规模水平不断提高,新增注册家庭农场15家,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突破1.8万亩,茅宝葛园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葡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丁庄葡萄线上线下销售累计实现2.4万吨,带动农户亩均增收4000多元,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其中,精品阳光玫瑰在南京金鹰超市卖出了498元一串的高价。我们首次在上海农展馆举办了丁庄葡萄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吸引了20多家官方媒体和10多家精品水果批发商关注,与每日优鲜、天猫时速达、北京果多美及百果园等精品水果连锁店达成销售协议,为丁庄葡萄抢占高端市场打下了扎实基础。融合发展逐见成效。去年以来,先后开发出葛根酵素、葛根系列饼干、盆栽葡萄等一系列新产品,实现了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和完善利益链的有机链接。牢固树立“农业+旅游”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豆腐村、葛园、牡丹园等景点、乡村有机更新和内涵提升,规划建设丁庄民宿、葡萄酵素园、豆腐村酒店,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2018年,累计吸引游客120万人次,茅山镇的人气更足、财气更旺。科技兴农成果显著。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乡土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一支以“葡二代”为核心的营农指导员队伍。依托镇江市“1+1+N”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邀请镇江农科院专家团队提供全方位培训。同时,依托合作联社开展与高校间的“产学研”一体化交流,不定期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专家现场授课。自2016年以来,持续三年开展国际间探讨研修,每年3次、共计选派30名营农指导员赴日本农协进行学习交流。
致力项目引领
打下了动能转换的坚实基础
全镇以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茅山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强力推进重大项目。以“干督查”机制推进在手在建项目,部分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明年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义利康果蔬酵素项目,生产车间、办公楼、农展馆等主体完工,内部装修和园区绿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8月将投产达产。豆腐村会议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封顶加固,1—4号楼全部封顶,基础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清境农场项目,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600亩的猕猴桃平网架搭建和900亩喷滴灌全面完成,一期2800㎡民宿已建成对外开放。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为茅山镇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致力乡村振兴,形成了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茅山镇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抓好抓实何庄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做大做强丁庄葡萄小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纪委监委的“清风护航”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何庄村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编制完成我镇全域乡村振兴试点规划并获得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何庄村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市深改组批准,总体规划、“三块地”改革方案、布局点建设规划、房屋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村庄整理工作历时100天,共涉及农户1224户,总安置面积24万平方米,创造了“何庄速度”,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丁庄葡萄小镇完成核心区的污水管网、天然气管道、强弱电杆线下地等工程建设。5000平方米的丁庄葡萄综合服务中心现已投入使用。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丁庄民宿主体工程已竣工,预计今年3月份营业。完善6处景观节点建设,核心区打造“爱情园”“农耕园”和“葡松林”等休闲娱乐区域,葡萄小镇已具备“园区向景区”转变的基本条件。
致力城乡统筹
展现了美丽宜居的城乡风貌
以科学、认真、细致的态度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旅小镇。大力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关停并转”的思路,着力盘活稀缺存量资源。全年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落后企业,共计13家,为实现生态发展留足“青山绿水”。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立足于茅山特色风貌和自然肌理,高起点编制全镇村庄布局规划,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节约利用土地,实现农村发展多规合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加强集镇服务功能提升,实施盲道改造、绿化带整治,完成春城路和集镇周边道路亮化工程。惠民路、小康路和茅延线道路两侧绿化升级改造。精心打造宜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稳步推进集镇有机更新。全面启动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和主干道综合环境整治工程,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增设村级服务站,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不断推进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工程,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致力改善民生
构建了和谐共享的生动局面
镇村组织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务实推进群众增收。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结合“百名干部入万户”活动,摸清摸透群众困难,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圆满完成“百村万户达新标”任务。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农资到村等活动,力争实现农民技能、收入“双丰收”。预计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0元,增长11%。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校安工程,大力排查整治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行动,创造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卫生院医疗综合楼投入使用。引进工商资本,投入1800多万元,启动敬老院公建民营。
2018年,镇人大、政府同镇党委一个步调走到底、一切工作同轴转,统战、人武、老干部等工作都有新提升,全镇上下形成齐心协力谋振兴,众志成城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