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边城建设迈上新征程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日报

2018年,边城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紧扣年初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战略路径,围绕“活力、实力、魅力”边城目标,聚力创新、聚焦富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促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在加快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奋力开创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同步提升新局面。

2018年,预计全镇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约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外贸出口约8000万美元,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69%,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比重达4.2%。

一、突出转型升级,

产业优势不断彰显

工业经济态势良好。以宁武、港峰、苏博特为龙头的交通新材料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加速裂变,产业规模占全镇65%以上。2018年,全镇新增注册企业41家,个体工商户190户,新增亿元以上销售企业2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宁武新材料销售收入超20亿元,预计达23亿元,同比增长35%。

生态农业快速推进。以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东部干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白玉枇杷、紫雷生态、空凤来仪等项目建成投产;六物农业生态园完成垂钓中心、茶园及茶文化馆建设,客房、观光配套加快推进;千亩蔬菜基地完成江苏省品种选育生产技术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成片造林1200亩,森林抚育1500亩;投入资金1100万元,疏浚村庄河26座,改造、治理塘坝15座,河道清淤3公里,新建机耕桥、泵站2座。

全域旅游步伐加快。依托“两山一湖”良好的山水生态资源,成功举办第三届登山节、第八届路亚大赛等节庆和赛事活动。仑山湖20亩特色商业街区开街运营,综合体育馆、高档马术训练场、古村落复建等项目完成规划设计。以仑山湖为核心的运动健身、养生养老、旅游度假新兴业态厚积薄发、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二、聚焦科技创新,

发展动能明显增强

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依托省级科技孵化器优势,火炬大厦建成投入使用,交通新材料“一园四基地”载体优势加速显现。以传统玻璃产业为突破,引进了汕头万顺股份、北京众智同辉、清华苏州汽车玻璃研究院、世泰、大龙医用玻璃等企业落户,玻璃产业链初具特色。

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科技人才集聚”工程,鼓励支持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举办第三届“福地英才”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边城分赛,成功落户创新创业项目3个。企业上市取得新突破,宁武新材料主板上市排队80位内,海川、华正、诚春等6家企业成功在“新四板”挂牌。

重点项目强势推进。总投资96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7亿元;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苏博特一期、吉邦脱硫石膏、同辉新材料、新富瑞二期等项目顺利投产,新光声屏障完成新厂房搬迁;宁武聚醚自动化改造、极宇食品等项目竣工。全年新开工亿元项目2个,一批体量大、质量优、业态新、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的开竣工为边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三、致力基础建设,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投入6000万元实施集镇改造,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升级、广场改造、杆线下地、雨污分流、房屋出新、亮化提升等系列工程不断完善,“春之谷”湿地公园、“云之乡”广场、“秋之路”景观改造、集镇停车场等建成使用;宁武新材料产业园、光明科创园提升工程加速推进。东昌湖公园顺利推进,桥东、赵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配套附属工程正加速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近20公里污水主管网施工,完善污水处理厂各类设施。巫戴线、石坑线、陈石线、青山线、新庄线等农路提档升级工程顺利推进。积极配合开展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土地复垦,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和矿区废弃土地复垦项目总计700亩。全面推行河长制,“五水共治”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责任。边城片区矿山整治效果显著,复绿复垦工作稳步推进,坚决打赢镇江西南片区“蓝天保卫战”。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加快推进达新标工作,桥东等4个村实现村级收入80万元,联合开展脱贫攻坚,8家驻边城单位与8个村签订帮扶协议,制定了脱贫联席会议制度,驻地部队与衣庄村共建的衣庄村农业产业园蔬菜基地一期建成使用,已有23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四、注重民生实事,

公共服务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有力兜底。扎实推进专项社会救助,加强低保对象的管理工作,落实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补贴政策。同时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32家企业提供200多个岗位,新增就业60人,完成全镇12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做好资格认证工作。

社会救助不断加强。2018年全镇共募捐慈善资金90余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金、优抚金、救济金等521万元。五保供养进一步得到提升,农村养老保险老年人参保率达85%。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积极开展文明城市“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治理、交通秩序专项治理、镇容村貌专项整治、市场秩序整治。安置小区一期前10栋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镇级守灵中心建成,回民公墓建设有序进行,辅助配套工程项目2018年12月底前完成,社区教育中心二期完工,已投入使用。

五、坚持依法行政,

法治环境逐步改观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完成畜禽养殖场所走访调查工作,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整改安全隐患20余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全镇划分一级网格63个;二级网格3个;三级网格66个,网格化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网格化管理作用逐步凸显。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政务财务公开透明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社会监督,全年收到人大代表议案建议89件,办结率100%。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全年处理违建案件17起,拆除违建房屋1600余平方,协调解决建房矛盾105起。积极回应网络舆论,全面推进“阳光信访”,各类信访矛盾反映的问题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廉洁从政从严落实。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制定问责问效问廉办法,做好市委巡察反馈整改工作,高度重视机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先后出台了《边城镇“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边城镇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边城镇农村财务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同时,制定边城镇作风效能建设五条规定,强化作风建设,每月由一名党政领导带队开展作风督查,机关作风明显好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